第WB03版:文化·公益广告
放大+  缩小-   默认o

从传统阅读到数字化阅读,高唐县——

一座图书馆 滋养一座城

市民在高唐县图书馆下载免费电子图书

文/图 本报记者 赵琦

推动公共文化数字化建设,是“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乘着时代的东风,如何发挥图书馆的数字资源优势,更有效地推进全民阅读;如何提升文化服务水平,切实提高群众满意度,一直是高唐县文化和旅游局与高唐县图书馆的工作人员思考的问题。

图书馆越来越智慧

图书馆是数字技术的积极倡导者,也是技术进步的受益者。9月16日,在高唐县文化和旅游局“政府开放月”活动中,高唐县文化和旅游局以服务大局、服务群众为目标,积极推进开放式政府治理,围绕高唐县委、县政府中心工作和重要决策部署,邀请高唐县政协委员、文艺协会会员、群众代表等社会各界人士,到高唐县图书馆现场观摩了解图书馆线上线下图书借阅流程,感受数字化图书馆服务的强大动力。

“用身份证在自助办证机上按流程操作,不超过10秒钟就能取到读者证,我们读者借书确实方便了不少。”9月16日,市民王剑体验借书流程后表示,“如今的图书馆一年一个样,和十几年前相比,有很大的变化。借书、还书,甚至读报都是线上操作,手指一点,就能享受海量图书资源。”

图书馆越来越智慧,读者就会越来越方便。为了加强图书馆的适老化建设,高唐县图书馆开始从细节抓起。“有些老人比较喜欢读报,我们在阅览室安装了电子阅报机,老人可以自主选择喜欢的报纸,页面可以放大也可以缩小,切实方便了老人。”9月24日,高唐县图书馆馆长田可青表示。

每天读报是80多岁的高唐市民周庆红感觉最幸福的事。几乎每天都能在高唐县图书馆看到他的身影,他在图书馆读报纸、了解国家大事和聊城本地的民生新闻,现如今他更喜欢在电子阅读机上阅览报纸。在数字化赋能下,周庆红觉得自己越来越时尚了。

电子图书作为一种新的文献类型,已经成为公共图书馆年轻读者阅读的一种新选择。在高唐县图书馆阅览室,一台立式触屏机器备受年轻人的追捧。“滑动页面,选择自己喜欢的图书,然后打开手机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就可以轻松免费下载电子图书,在这里人人都可以下载喜欢的电子图书。”读者陈磊说,“电子阅读更加适合碎片化阅读,午饭时间或者短暂的休息时间,都可以用精神食粮来充盈自己。”除此之外,高唐县图书馆为读者提供免费的网络服务,读者在电子阅览室里可查阅馆藏电子图书、视频资源、地方特色数据库数据等。

不断拓宽文化服务边界

高唐县图书馆微信公众号,成为市民汲取“精神之钙”的重要平台。在高唐县图书馆微信公众号主页,点击“服务”菜单,在“在线平台”子菜单中,云图数字有声图书馆、一网读尽、超星党建云平台等内容应有尽有。包罗万象的数字内容通过图书馆门户网站、微信公众号等渠道,向读者免费开放。市民可以通过移动终端,随时随地收看讲座、参与培训、参观展览。

此外,高唐县图书馆还定期安排图书流动车进行图书调配,实现与镇街图书馆分馆的互联互通、通借通还。高唐县图书馆与高唐县新华书店开展了“你选书、我买单”活动,让新华书店的图书流通到图书馆。同时,图书馆在新华书店设立图书借阅点,实现互联互通;将约读书房、茉莉书舍2个城市书房纳入图书馆总分馆体系,实现通借通还。

2005年,高唐县图书馆被国家文旅部评为二级图书馆,现有藏书26.3146万册,年文献外借图书6.4362万册,持证读者有3万余人,年接待读者超9.2万人次。

在互联网空间的文化影响下,高唐县图书馆文化服务功能不断拓展,这是高唐县文化和旅游局提高公共文化服务水平,提升文化供给质量的生动缩影。“2022年,高唐县新建46个农家书屋,争取到223个书架、近万册图书,新增15个农家书屋藏书量达标村。投资38万元购买图书,充实基础薄弱的农家书屋。开展农家书屋阅读活动近900场,创新开展‘田园欢乐汇’活动,通过举办田园音乐会、林荫书画展、农家书屋夜读等活动,丰富群众的业余生活。”在高唐县文化和旅游局“政府开放月”座谈会上,高唐县文化和旅游局局长范志秀介绍,今年以来截至8月底,全县共开展“田园音乐会”240场、“田园夜读”系列阅读活动63场次、林荫书画展13场。

2022-09-28 从传统阅读到数字化阅读,高唐县—— 2 2 聊城晚报 content_19399.html 1 一座图书馆 滋养一座城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