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o

红色血脉,在校园宣讲中流淌传承

——东昌府区红色教育宣讲进校园主题活动见闻

本报记者 侯莎莎

10月12日,在东昌府区道口铺中学,初三1班学生李锦彤为备战中考正在紧张地学习。此时的她,因接受了一场精神洗礼,内心充满了力量,学习劲头更足了。这源于9月29日学校举办的一场讲座。

当天,在第九个烈士纪念日前夕,东昌府区教育和体育局联合东昌府区退役军人事务局、道口铺街道人武部、退役军人服务站等部门,在道口铺中学举办喜迎二十大、一起向未来,“薪火相传、红满校园”暨红色教育宣讲进校园主题活动。

活动专门邀请了东昌府区闫寺街道凤凰集村义务宣讲员解长城介绍先辈先烈的英雄故事。“1937年11月,堂邑凤凰集抗日武装起义举行,这是抗战时期山东最早的武装起义之一,涌现出一大批英勇抗敌的党员干部。”解长城动情的讲述揭开了这段尘封的历史。

“在那个年代,村里一些在外读书的青年,接受了新思想。解占伯毕业于清华大学,1937年参加革命,同年入党,赴延安军事干部学校学习,返聊后,与徐运北在堂邑成立宣传队,训练和组织民团和群众,开展抗日救亡运动。在他们的影响带动下,全村人踊跃支前,投入到抗日救国的斗争中。因此,凤凰集村也成为日军的眼中钉,从1940年到1945年,先后30多次遭到日伪军的扫荡。”“是什么让他们义无反顾?是信仰。”解长城动情地说,“在信仰的感召与指引下,他们不畏强敌,把青春和生命献给了最崇高的事业……”学生们静静聆听,在接受精神洗礼的同时,心中涌起向上的力量。

除了解长城,赵广砚、詹春芳两位嘉宾也进行了精彩宣讲。

“古往今来,无数民族英雄秉持“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信念和“虽千万人吾往矣”的决心,为了家国理想、民族大义,将忠骨埋在祖国的山河,将英名刻于历史的天空。”来自教育战线的赵广砚是一名退役军人,也是区红色宣讲团成员、教育系统讲师团成员,他以《山河铭记,追寻英雄足迹》为题,为学生们上了一堂精彩的国防教育课。

集全国最美家庭、山东省道德模范、省十佳兵妈妈等荣誉称号于一身的詹春芳来自革命家庭,她的父亲、丈夫都曾是军人,儿子在边疆地区服役。她以《牢记初心使命,铭刻家国情怀》为题进行了宣讲。

现场还播放了红色宣传短片《十大英模故事》《血脉》,勇毅笃行、坚强不屈,用生命和鲜血创造了历史,建立起新中国,鲜活的英雄事迹及艰苦岁月的磨炼,震撼着到场的学生,现场一片肃静。“缅怀逝者,吾辈当自强。”听完讲座,学生们更坚定了内心的信念。

活动结束后,道口铺中学党总支书记、校长张华光深有感触:“这次红色教育宣讲,把革命的历史,尤其是在东昌府区这片土地上抗日英雄浴血奋斗的故事及拥军爱民的革命传统讲给学生听,非常有意义,加深了学生对革命历史的了解。”

近年来,东昌府区高度重视国防教育工作,多部门联合行动,形成合力机制,营造浓厚的国防教育氛围,使关心国防、热爱国防、建设国防成为学校乃至全社会的思想共识和自觉行动。

2022-10-14 ——东昌府区红色教育宣讲进校园主题活动见闻 2 2 聊城晚报 content_19886.html 1 红色血脉,在校园宣讲中流淌传承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