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方言
纂(zuān):妇女挽在头上的发髻。
二破儿(ěr pǒr):别人穿过的衣裳。他净穿他哥哥的~。
避毒鞋(bǐ dù xiài):三岁前儿童穿的绣有五毒的黄色鞋。
老虎鞋(lāo hu xiài):儿童穿的绣有虎头的鞋。
豆包子鞋(dǒu báo zi xiài):一种鞋面中间有一条褶,隆起像豆包的老式棉鞋。
鞋壳喽儿(xiài kè lour):鞋窝。
鞋曳跟儿(xiài yě génr):钉在鞋帮后沿上用来提鞋的布。
沿鞋边(yàn xiài bián):缝制鞋帮边缘的工作。
呱嗒板儿(guá da bānr):①拖鞋。此义也说“鞋趿拉儿xiài tá lar”。②演唱快板等曲艺节目用的打节拍器具。
套袖(tǎo xiǔ):套在棉衣袖子外面防止弄脏衣服的袖子,可以随时摘下来清洗。
暖袖儿(nān xiǔr):缝制的比袖口略细的棉筒儿,套在手脖处,可供暖手。
布撸穗儿(bǔ lu suír):碎布条。
铺衬(pú chen):碎旧布块。您家~可真多。破~烂套子,戴不着滴烂帽子,都拿来卖喽。
袼褙(gé bei):用碎旧布粘成的布革(做鞋底、鞋垫等用)。破铺衬别扔喽,送给奶奶打~做鞋垫。也说“褙呆běi dai”。
浆衣裳(jiǎng yí shang):为使衣物挺括,用含小米汤的水浸洗一遍。
棉猴儿(miàn hòur):带风帽的棉大衣。
棉帘子(miàn liàn zi):冬天挂在门口放风的里面絮有棉花的帘子。也说“棉门帘儿miàn mèn lianr”。
摘自《聊城方言俗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