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孩子心中种下环保的种子
——“水城环保周”聊城市青少年垃圾分类养成计划试点成果展示活动见闻
10月27日,在东昌府区风貌街小学礼堂内,一堂生动的垃圾分类宣讲课正在进行,台上的主讲人——市城管局环境卫生管理服务中心工作人员唐慧珍与台下的小学生进行了互动。当日,“水城环保周”聊城市青少年垃圾分类养成计划试点成果展示活动在风貌街小学举行。
团市委联合市委宣传部、市教体局、市城管局、市生态环境监测中心等有关部门共同发起了“水城环保周”聊城市青少年垃圾分类养成计划,以推动全市垃圾分类工作,加强青少年生态文明教育。今年6月开始在风貌街小学进行试点。
试点工作开展以来,风貌街小学将垃圾分类作为重点推进项目,通过举办师生专题培训,开展“垃圾分类爱心捐赠”、“变废为宝”手工制作评比以及“小手拉大手 共筑碧水蓝天”等丰富多彩的活动,促进全校师生养成垃圾分类习惯。
风貌街小学的学生刁钰研说,通过学校举办的垃圾分类主题活动,她了解到垃圾不仅占用土地、污染环境,还危害人们的健康,因此,必须做好垃圾分类。作为小学生,她要从自己做起、从现在做起,并带动身边人一起做好垃圾分类。
在成果展示活动现场,参加活动人员参观了风貌街小学的垃圾分类宣传展板和垃圾分类美术作品展。漂亮的时装、壮观的城堡、精致的风力发电机……一件件利用饮料盒、废弃的包装纸等制作而成的手工作品,凝聚了学生的奇思妙想,参观人员赞不绝口。
风貌街小学校长赵兴舒表示,学校不断丰富垃圾分类活动的内容和载体。通过系列主题活动,确保学生对垃圾分类知晓率和参与率达到100%。通过一个学生带动一个家庭,由一个家庭带动一个社区,共同创造环保、健康、美好的生活。
活动当日,风貌街小学学生现场捐赠了自己收集的可回收垃圾。风貌街小学鼓励学生将平时收集的可回收垃圾进行定期捐赠,所得资金用于支持爱心、环保等公益活动。学生们踊跃参与,短短两个月的时间,捐赠金额已达1900元。
活动期间,主办单位还向风貌街小学捐赠了分类垃圾桶,市生态环境监测中心和市城市环境卫生管理服务中心的工作人员为学生们宣讲了环境保护和垃圾分类相关知识。
据了解,垃圾分类主题活动拟于近期在聊城市主城区各学校推广。
文/图 岳殿举


鲁公网安备3715020200013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