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o

7天,9次背对背沟通,4次面对面调解

用心用情调解 挽回母子亲情

调解现场

文/图 本报记者 王军豪

11月3日,阳谷县侨润街道的刘昊(化名)终于放下了心中的芥蒂,面对母亲,叫了一声“妈”。而这声来自儿子的呼唤,母亲赵英(化名)等了5年。

“儿子是我身上掉下来的肉,我咋能不心疼他。”虽然已经与儿子签下了调解协议书,但赵英谈起往事,依然忍不住泪流满面。

在赵英看来,她为儿子付出了一切,换来的却是儿子成家后的冷漠与无视。但在刘昊看来,正是母亲的处处强势,让他长大后不甘于再听从母亲的安排。

赵英说,刘昊从小到大,一切事务都被她安排得妥妥当当,从上学到结婚,刘昊一点儿苦也没吃,一点儿累也没受。

刘昊说,他心中过不去的坎儿,就是母亲干涉他的婚姻。他与前妻感情不和,想要离婚,但母亲坚决不同意,一气之下,他选择了离家出走。

离家后的几年中,虽说心头有气,但刘昊还是惦记着母亲。母亲想吃凉的,他买来葡萄送给母亲;母亲生病,他专程从外地赶来照顾。但刘昊平时很少与母亲联系,因为母亲始终接受不了他的现任妻子,这让他无法与母亲和解。而赵英的心里想的却是儿子的未来,“我怕儿子被人骗了,等他老了啥也没有,所以我坚决不同意他现在的婚事”。

村庄要拆迁,成了母子二人矛盾激化的导火索。刘昊得知拆迁要分房,母亲却没有写上他的名字。刘昊找到了母亲,要求写上自己的名字,“原房屋确权证上有我的名字,为什么分房子时不写我的名字?”赵英担心,一旦分给了儿子房子,他把房子卖掉后,以后就什么也没有了,“写不写他的名字有什么区别,我们百年后这些房子还不都是他的?”但是,刘昊却不这么想,“不给我房子我心里不踏实。”他与父母发生了多次冲突。

村委会无法调解他们之间的矛盾,只好上报给了街道办事处。10月28日,侨润街道“润心”一站式矛盾调解中心接案后,指派专职人民调解员马建新调解母子二人的矛盾。

得知马建新要调解他们的矛盾,母子二人松了一口气:“我们都认识老马,他是个讲理的人。”

接到任务后,马建新找到村干部和邻居,又和母子二人多次交流沟通,详细了解了事情的来龙去脉,也找到了矛盾的根源。“根源就在于母子二人没有交流,各自想各自的,又互相不认可对方的想法。”马建新说。

“婚姻自由,况且你儿子要房子也是合法合理,他是成年人,你不能把他当小孩一样看了,你难道不认为他现在对你的抵触恰恰是因为你管他管得太多吗?”马建新对赵英说。

“这么多年你与父母几乎断绝了联系,现在分房子了才回来,换做你是父母,心里会好受不?你母亲的想法难道就没有道理吗?”马建新对刘昊说。

从10月28日到11月3日,马建新马不停蹄地奔波在为母子二人调解纠纷的路上,“要尽快让他们重归于好,尽快挽救这个家庭”。

马建新了解到,刘昊的父亲还有自己养老的顾虑。“和自己的儿子走到这一步,真是太丢人了。他是我一手带大的,小时候可听话了,我们的关系也很好。自从他到外地工作,他的性格变了,我们之间也不亲密了,平常他很少回家,也不和我们联系,我们老两口没指望他给我们养老。”刘昊的父亲说。

于是,马建新又就父母的养老问题多次和刘昊沟通。“养老是天经地义的,我不会对他们不管不顾。”刘昊说。“但你这几年的表现让谁能放心?”马建新反问刘昊,刘昊低下了头。“我对俺爸爸没有怨气,这样吧,让俺爸爸妈妈提要求,我都答应。”思考了一会儿,刘昊说。

就这样,7天时间,9次背对背沟通,4次面对面调解,马建新终于圆满调解了这起纠纷:赵英同意给刘昊一套房子,但刘昊要保证只住不能卖;刘昊每年给父母养老费,父母生病,刘昊要尽到照顾义务。

二人签完调解协议书,马建新又语重心长地对他们说:“调解协议书是有法律效力的,你们一定要遵守。退一步讲,对外人都要有理让三分,何况是一家人呢。这件事过去后,你们还是一家人,谁能比你们更亲呢!”

最终,这对母子拉着手一起回了家。

2022-11-08 7天,9次背对背沟通,4次面对面调解 2 2 聊城晚报 content_21201.html 1 用心用情调解 挽回母子亲情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