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  缩小-   默认o

秋冬交替季节 谨防脑卒中“偷袭”

患者向张斌咨询服药事宜

文/图 本报记者 吕晓磊


脑卒中已成为我国居民致死和致残的首位病因,被称为人类健康的“头号杀手”。它具有高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复发率和高经济负担的特点。有资料显示,在我国,大约每12秒就有一人患脑卒中,每21秒就有一人因脑卒中死亡。秋冬交替季节是脑卒中的高发期。那么脑卒中到底是一种什么疾病?该如何尽早地识别和救治?11月4日,记者采访了聊城市第三人民医院神经介入科副主任医师张斌。


识别

牢记“FAST”口诀


脑卒中也叫“中风”,是一种急性脑血管疾病,通常分为脑梗死和脑出血两类。脑梗死是因脑血管阻塞导致脑组织缺血坏死,脑出血即脑血管破裂出血。这两类疾病的症状相似,需要结合临床表现和影像进行综合判断。缺血性脑卒中(脑梗死)是最常见的卒中类型,占我国脑卒中的70%左右。出血性脑卒中(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占20%左右。“10月29日是第17个世界卒中日,‘识别卒中早一秒,挽救大脑恢复好’是今年世界卒中日的宣传主题,掌握科学的识别脑卒中的方法尤为重要。”张斌介绍。

张斌给记者看了一个短片。短片中,一名患者的一侧胳膊突然麻木无力、抬不起来。医生经诊断,确诊为脑卒中。“脑卒中的症状还是比较明显的,在日常生活中,大家可以用‘FAST’口诀记住该病的警示症状。”张斌说,“F”代表Face(面部),面部两侧不对称、口角歪斜;“A”代表Arms(手臂),手臂突然无力,有麻木感或抬起困难;“S”代表Speech(语言),说话不流利,甚至说不出话;“T”代表Time(时间)。出现以上症状时,必须争分夺秒将患者送往医院,不要存在侥幸心理,避免延误最佳治疗时机。


救治

抓住“黄金时间”


“院内卒中,脑内大血管闭塞,家属的决定干脆利落,ADAPT技术抽吸一次再通,患者的意识立刻由昏迷转为清醒,四肢活动自如。天气转冷,如有不适赶紧就医。”这是10月12日张斌发到微信朋友圈中的一段话。

张斌表示,脑卒中一旦发病,具有急、危、重的特点。对于脑卒中患者的救治,时间即是生命,等不得也拖不起。治疗是否及时,直接影响着患者的预后。“尤其是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我们更强调超早期的救治,因为脑细胞和脑组织一旦供血中断,每分钟就会有约170万神经元细胞死亡,而且细胞死亡后不可再生,所以超早期的救治尤为重要。”张斌介绍,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黄金治疗时间为4.5小时,黄金治疗时间也就是常说的溶栓治疗“时间窗”。患者发病4.5小时内要来到医院,时间越早,血栓溶开、血流恢复的概率就越高。不少患者早晨醒来才发现有症状,这个时候就要尽快到医院,通过多种影像检查来确定是否需要进行静脉溶栓治疗。溶栓治疗可以大大降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残疾率,很多患者甚至可以恢复正常,但错过黄金治疗时间,疗效会大打折扣。大血管闭塞导致的重症脑梗死,死亡率极高,单纯进行静脉溶栓治疗效果不太好,通常需要进行取栓治疗,开通闭塞的血管,恢复血流。患者一般需要在6小时内接受手术,部分患者可将时间延长至24小时,但时间越早,效果越好。所以一旦出现脑卒中症状,应尽快到具有溶栓、取栓能力的医院接受治疗。


康复

不要盲目通血管


11月4日,患者刘庆山(化名)正准备出院,他前些天因突发脑梗死被送往聊城市第三人民医院神经介入科,好在救助及时,脱离了危险,现在病情已经稳定。

“出院之后可能会有说话含糊、一侧肢体活动困难的情况,一定要马上进行康复训练,否则时间久了再想恢复就困难了。”张斌叮嘱刘庆山。

脑卒中发生后,不少患者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身体功能障碍,因此康复训练非常重要。康复训练的原则为“早期、全面、适量、综合”。康复时机要综合考虑脑血管病变的部位、病因、出血或梗死的范围,以及患者的全身情况、并发症及心肺功能等情况而定。

“康复训练通常包括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训练、言语功能的训练、认知功能的训练、吞咽训练以及心理治疗等方面。康复训练过程中,配合中医推拿、按摩、针灸治疗,效果可以事半功倍。”张斌说。

很多人认为通血管可以预防脑血管病复发,对此,张斌表示,脑血管病分为急性期、恢复期和后遗症期,“在急性期,输液通血管可以促进脑血管循环、稳定内环境,但急性期过后,身体机能恢复正常,如果没有新发症状和并发症,盲目通血管反而会带来一定的风险”。


预防

健康的生活方式是基础


脑卒中令人“谈之色变”,但张斌表示,脑卒中虽然是名副其实的“狠角色”,但也是一种可防可控的疾病,注重预防十分重要。

在张斌看来,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心脏病等基础疾病以及一些不良的生活习惯如熬夜、吸烟酗酒、缺乏运动等都是导致脑卒中的危险因素。“值得注意的是,近些年,脑卒中越来越趋于年轻化,临床上40岁左右甚至30岁左右的患者并不鲜见。”所以,张斌认为,预防脑卒中首先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要健康饮食,低胆固醇、低糖,比如多吃一些粗纤维食物,多吃蔬菜、绿色食品;要经常参加体育活动,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如骑自行车、球类运动、游泳等,并且每天进行适量运动;要改掉不良的生活习惯,不吸烟,被动吸烟也要尽量避免,不过量饮酒;生活要有规律,即使在中秋节、元旦、春节等一些重要节日期间,生活也要有规律,情绪不要有大的波动,不过度劳累,同时要警惕吃喝过度,特别是不要连续喝酒。

“脑卒中虽然发病快、病情凶险,但可防可治。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定期筛查危险因素,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就可以有效防治。”张斌说。

2022-11-09 2 2 聊城晚报 content_21272.html 1 秋冬交替季节 谨防脑卒中“偷袭”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