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一个有界限感的人
口述:心理健康服务中心心理咨询师 张晓嵩
整理:吕晓磊
界限感是人际关系中一种非常重要的感觉和尺度。有界限感的人在人际交往中通常会更易相处。
什么是界限感,它是如何产生的,它对我们有什么作用,我们该如何做到有界限感?
界限感指对界限的判定或重视程度。当一个人欠缺边界感,他可能会无意识地常常把自己的事托付给他人,邀请他人跨入自己的界限,或把自己的意愿强加于人,强行跨入他人的边界内。
过年家庭聚会,气氛渐入佳境之时,亲戚们往往会对年轻人进行“灵魂拷问”。比如,在哪工作、收入怎么样、找对象没有、准备什么时候结婚……每个问题都让人手足无措。不管是什么样的回答,等来的永远是“这样不行啊,你应该……”这就是典型的没有界限感。
拥有界限感才能让自己不在社交过程中受伤害,才不会让他人打着关心的名义冒犯自己、伤害自己。为自己建立一个明确的界限是对自己的一种保护。同时,界限感也能让我们在人际交往中避免伤及他人。
如何做到有界限感呢?设定边界,就是对你不想做的事情说“不”,并且无须解释。不过度解释是设定界限的关键,因为每个人都有权决定他们做什么,以及不做什么。
很多人无法拒绝别人,守不住界限,就是因为内心有恐惧、有所求。恐惧是因为害怕自己会陷入无依无靠、孤立无援的境地,会担心如果拒绝了别人,别人就会不喜欢自己、排斥自己,当自己需要帮助时,就不会有人帮自己了。而你对群体的需求是:自己落难时,有人支持,有人帮助。当你发现你所恐惧的事情其实并不会发生,或是你的需求可以通过其他方式来满足时,你也就有了底气树立自己的界限了。又或者,当你觉察到自己的恐惧和需求后,发现自己还是无法拒绝,这时,你需要清楚地看到,这是你为了得到某些东西而做出的选择,而不是你被逼无奈、身不由己。虽然两者结果一样,但是前者让人感觉更有力量、更有掌控感,是对自己负责的表现。
虽然设定边界很重要,但尊重他人为自己设定的边界更为重要,这适用于任何人际关系以及与你互动的人。尊重是双向的,欣赏并尊重他人的边界与为自己设定边界一样重要。
值得一提的是,亲属、情侣等亲密关系中更需要边界。即便是情侣、夫妻,也会有想要独处的时候;父母进入孩子的卧室时也要敲门,而孩子更不希望父母随意翻看他们的东西。所以,有句话说“亲兄弟,明算账”,可见在家庭中,建立界限感也是很有必要的。
中国人崇尚以和为贵,当遇到冲突时,为了不把矛盾扩大,常会选择忍气吞声。但这种做法,又常会助长别人不断侵犯自己的界限。所以,遇到冲突时,不要总想着“以和为贵”,有时候要敢于做个勇于说“不”的人,这时你不但能更好地保护自己,也会得到更多的尊重。
远而不疏是种能力,近而不狎是种智慧,划定好自己的边界,同时不踩过他人的边界,这是一种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