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WB08版:健康
放大+  缩小-   默认o

老年人驼背可能是它在“捣鬼”

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可通过改变不良生活习惯预防

高金楼给下级医师讲解穿刺注射“骨水泥”的注意事项

高金楼正在进行手术

本报记者 岳殿举

在影视作品中,表现老人年迈的状态时,演员往往会塑造出弓腰曲背的形象,现实生活中,我们也会经常看到一些驼背弯腰的老人,可以说,驼背是多数老年人一个明显的形象特点。

老人驼背的原因有很多,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就是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导致驼背。那么,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是怎么形成的?有什么好的防治措施?带着这些疑问,近日,记者对聊城市肿瘤医院骨外科主任、副主任医师高金楼进行了专访。

现状

圆弓状驼背多发于70岁以上的老年人

“骨骼是人体的支架,脊柱是中轴,由30多个椎骨按规律连接而成。正常情况下,它有4个生理弯曲:颈段凸向前,胸段凸向后,腰段再凸向前,骶尾段再凸向后。脊柱向前弯曲度过大就是驼背。”高金楼有着多年骨科从医诊疗的丰富经验,他介绍,引起老年人驼背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除了长期姿势不良、背肌肌力薄弱外,患椎体骨质疏松症的老年人,因骨强度下降导致脊柱椎体压缩骨折(医学上称之为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后,也会形成圆弓状驼背。

骨质疏松是骨强度下降导致骨折危险性增加的一种全身性疾病。人到老年后往往会有不同程度的骨质疏松,但此时身体所承受的负荷并未减少,特别是支撑人体站立状态的负重骨,如脊椎骨等,短期不会给人体带来太大的影响,但时间久了就有可能引起脊椎骨体发生萎缩或压缩性骨折,使人变矮,背也驼起来。

高金楼告诉记者,人们平时说的骨折其实是一种骨头断裂、错位,椎体压缩骨折则是椎体受到外力影响变形,发生轮廓的变化。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多见于绝经后的妇女及70岁以上的老年人。临床数据显示,很多60多岁的老年人骨质疏松也很严重,所以60岁以上老年人患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情况也很常见。

成因

骨密度和骨强度降低

在聊城市肿瘤医院骨外科办公室里,高金楼拿起一个人体脊柱模型讲解道,患有骨质疏松的人群往往会出现脆性骨折,而椎体的压缩性骨折是骨质疏松患者最常发生的一种骨折,患者经常会有疼痛的感觉,甚至出现活动障碍。

患有骨质疏松的人群由于椎体骨组织内的钙的流失,会引起骨密度和骨强度降低,造成椎体单发或者多发性的压缩性骨折。普通骨折多由外伤所致,但对于骨质疏松比较严重的患者,日常的一些活动就可以诱发椎体的压缩性骨折,比如,搬重物,乘坐颠簸的车辆,急起急坐,甚至是剧烈咳嗽,都可能引起压缩性骨折。

“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易发生在胸椎和腰椎的交界处及腰椎,最常见的症状就是腰背部疼痛,尤其在床上翻身或从床上起身、躺下时疼痛明显。60岁以上的老年人,尤其是本身患有骨质疏松症的老年人,如果时常腰酸背痛、手脚麻木,很可能是患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前兆。”高金楼建议,如果年龄大于60岁的老年人摔伤后或在没有受到外伤的情况下,感觉到腰背部疼痛不适,休息后未能缓解、甚至疼痛持续加重,一定要及时就医,通过骨科医师的查体并结合相关影像学检查,一般就可以确定是否是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

危害

降低老年人生活质量

在普通患者眼里,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会给人带来疼痛,需要卧床休息,然而,在骨科医生眼里并没有这么简单。

高金楼表示,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本身造成的疼痛并不可怕,受伤椎体的愈合需要患者长期卧床,而长期卧床对老年人来说存在巨大的隐患。

“我们在临床工作中曾不止一次见到,有些老年人因长期卧床出现了肺部感染、泌尿系感染、深静脉血栓、肺栓塞、压疮感染等。这些问题都容易加速老年人身体状况的恶化,部分老年人因此需要面对高额的治疗费用,有的甚至付出了生命的代价。”高金楼说,“这不是危言耸听,而是我们在临床工作中见到的血淋淋的事实。”

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在让老年人生活质量下降、并发症增加的同时,也引发了照护成本增加等社会问题。毋庸讳言,随着我国逐步步入老龄化社会,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已成为全社会亟待关注和认真对待的社会问题。

预防

可以坚持“日光浴”

患了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怎么办?据高金楼介绍,目前,医学界比较一致的意见是对于没有合并神经压迫症状的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实施早期“经皮椎体成形术”。

“这种治疗技术安全性、有效性都相当高。简而言之就是在影像仪器的引导下,经皮肤表面将1枚细针植入损伤的椎体,通过细针向受伤的椎体注入适量医学材料‘骨水泥’。在治疗完成4—6小时后,患者即可穿戴腰围下床活动,大小便等都不受影响,能最大限度避免长期卧床带来的不良后果。”高金楼说。

然而,相对于出现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后的治疗,预防显得更为重要,毕竟,提前预防,避免患上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既能减少肉体上的痛苦,又能减轻经济等方面的负担。

“可以通过改变不良生活习惯来预防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比如,及时补充钙剂和维生素D、平衡饮食、多晒阳光、增强运动及保持乐观情绪。”高金楼表示,运动能刺激骨骼,改善骨骼血液循环,增加骨骼受力,可以每天慢跑、快走,养成习惯并长期坚持。坚持每天喝牛奶或酸奶,多吃豆类食品、海产品、鸡蛋等食物,不能盲目吃素。单纯补钙是不能被人体充分吸收的,老年人真正缺乏的是维生素D。人体需要的90%的维生素D可以通过皮肤接受阳光照射形成。老年人要坚持“日光浴”,每天晒10—15分钟太阳。此外,预防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还可通过药物干预来实现,不过使用药物一定要在专业医师的指导下使用,切勿乱用药。

“生命在于运动,运动靠的是健康的骨骼。希望每一位老年朋友都不要轻视驼背症状,及早预防、远离骨质疏松,拥有健康的骨骼、强壮的体魄,乐享晚年。”采访结束,高金楼真诚地送出自己的祝福,“作为医者,我将竭尽全力为大家的健康保驾护航。”

(本版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2022-11-15 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可通过改变不良生活习惯预防 2 2 聊城晚报 content_21520.html 1 老年人驼背可能是它在“捣鬼”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