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o

向新录用公务员推荐一首诗

聊城 王月光

国家每年都要招录一定数量的公务员,而且对新录用公务员进行上岗前培训。2022年11月17日至21日,中央组织部首次统一举办全国新录用公务员初任培训班。全国约19.5万名新录用公务员参加培训,并进行集体宪法宣誓。这里,向新录用公务员推荐一首诗——元代张养浩的《初拜堂邑县尹》。

聊城市东昌府区有个堂邑镇(领导干部楷模孔繁森的故乡),堂邑在元代是县,张养浩曾任堂邑县尹(元代县主官之名称,非正式场合有称县令的)三年。张养浩(1270年—1329年),济南人,著名的文学家和官员。1305年,张养浩走马上任堂邑县尹。上任伊始,他写《初拜堂邑县尹》:“一县安危任不轻,初闻恩命喜愁并。徒劳人尔岂吾意,何以报之惟此诚。操刃岂容伤美锦,循墙谁敢望高名。前贤为尹规模在,他日须期与抗衡。”

“一县安危任不轻,初闻恩命喜愁并。”该诗开门见山,说接到朝廷任命,且喜且愁,喜的是受国恩宠得到任用,愁的是朝廷把一县安危放在自己肩上,这个责任实在是不轻啊。新录用公务员也应该“喜愁并”。一方面,公务员工作稳定,工作环境优美,晋升渠道畅通。另一方面,新任公务员要认识到职责,在其位谋其政。公务员如果不思进取,小则耽误个人前程,大则损害国家事业。更有甚者,有的公务员利用职权贪污受贿,最后被查处,后悔不迭。新录用公务员解决好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总开关”问题,正确看待职位,才能行稳致远,进而成就辉煌人生。

“徒劳人尔岂吾意,何以报之惟此诚。”县尹的工作包括决策和实施,如果举措不当,既造成财力浪费,又造成民力损耗,这可不是张养浩想看到的局面。《宋史·程颢传》记载,1077年黄河澶州曹村段决堤,程颢主张全力修堤堵水,有些人对此信心不足,说“势不可塞,徒劳人尔”,别费力气了。程颢不畏此言,指挥抢险,用了几天工夫使堤坝合龙。如何报答国之厚爱?一个字——诚,赤诚爱民,赤诚报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里有爱国、敬业,这与诗中所说的诚是相通的。新录用公务员要把全部心思用到工作上,不惜力气,而且要争取做成事,成就一番事业,不负历史、不负时代、不负人民。

“操刃岂容伤美锦,循墙谁敢望高名。”从政就像做衣服,拿起剪刀之前应该心中有数,否则只能剪坏美锦。《左传·襄公三十一年》记载,“子皮欲使尹何为邑。子产曰:‘少,未知可否。’子皮曰:‘愿,吾爱之,不吾叛也。使夫往而学焉,夫亦愈知治矣。’子产曰:‘不可……子有美锦,不使人学制焉。大官大邑,身之所庇也,而使学者制焉。其为美锦,不亦多乎?侨闻学而后入政,未闻以政学者也。若果行此,必有所害。’”不熟悉政事而出任官职,贻误公务,就是伤锦。

正考父,孔子的七世祖,春秋时期宋国的上卿,节俭恭谨,曾先后辅佐戴公、武公、宣公三位国君。他在家庙铸鼎铭文。铭文为:“一命而偻,再命而伛,三命而俯。循墙而走,亦莫余敢侮。饘于是,粥于是,以糊余口。”铭文大意是每逢有任命提拔时都越来越谨慎,每一次都诚惶诚恐。第一次弯腰受命,第二次深鞠躬受命,第三次俯下身子受命。平时走路顺着墙根儿,生怕别人说我傲慢。诗人借用此典故表达谨慎做事、绝不傲慢霸道、不追求名利的心志。这两句诗警示新录用公务员要认真钻研业务,尽快提升工作本领,平时要团结同事、尊敬领导、谦虚谨慎、不慕虚名。

“前贤为尹规模在,他日须期与抗衡。”在堂邑县尹岗位上,前贤树立了榜样。等我任满,我希望我的名声与他们不相上下。诗人在该诗结尾明确表达了要做一名贤良官员的志向。新任公务员要向榜样学习,精益求精,立志做一个德才兼备的人,把个人奋斗融入国家发展之中。

张养浩在堂邑任职三年,廉洁敬业,这个县由贫变富,民俗大改,“田者嬴,工贩者足,老幼服于礼节,强者不得病夫弱细矣”。为政之余,他写作《牧民忠告》,该书后来成为官箴类作品名篇。在县尹任上立德、立功、立言,他做到了三不朽。1308年张养浩离开堂邑,十年之后,当地百姓为他立碑颂德。可以说,张养浩成了堂邑县尹的新“前贤”、新楷模,没有辜负上任之初的誓言。他在县尹任上的完美表现与上任之初的清醒认识和志向是分不开的。新任公务员可以从张养浩的《初拜堂邑县尹》得到多方面的启示。

(作者为中共聊城市委党校副教授)

2022-11-25 2 2 聊城晚报 content_22027.html 1 向新录用公务员推荐一首诗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