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o

东昌湖上长桥卧波风雨20年

东昌大桥

东昌大桥栏板上的《水浒传》场景画

开栏语 聊城傍水而生,依水而兴。逢山开路遇水搭桥,有水的地方自然有桥。如果说水是城市的魂魄,桥便是城市的记忆。

聊城河湖水系纵横交错,桥梁众多。长桥卧波,气势恢宏;小桥流水,风景如画。二十一孔桥、闸口桥、惊龙桥、崇贤桥、六知桥……一座座桥已成为水城河湖景观的代表和文化符号。

今起,本报推出《“桥”见聊城》专栏,将那些承载聊城记忆的桥梁的风貌、故事,讲给您听。

文/图 本报记者 陈金路

水城明珠大剧场、龙雕塑、凤雕塑、孔繁森同志纪念馆、中国运河文化博物馆、东昌大桥……漫步在东昌湖畔,你会发现这里的美丽景致像串串珍珠,而聊城普通民众使用最频繁的,当数东昌大桥。“回国这一段时间,我就住在东昌大桥旁边,天天在沙滩浴场附近的公园跑步,20多年前离开中国时这里还是坑坑洼洼的路,现如今,东昌大桥真像一条巨龙趴在水面上,感到这座桥非常雄伟壮观。”12月3日,聊城海归散打教练高美涧说。

东昌大桥宛若长龙

东昌大桥又名二十一孔桥、世纪拱桥或西关桥,位于聊城古城西首,横跨东昌湖东西两岸。古时,行人由吊桥进入古城区,东昌大桥是在原西关吊桥的原址上修建起来的。大桥2001年6月动工修建,2002年7月主体工程完工,2003年落成。掐指算来,东昌大桥在东昌湖上已横卧20年。

东昌大桥桥梁信息牌显示,大桥全长330米,桥面净宽15米。上部结构为石砌拱桥,共21孔,象征着跨入21世纪;中间5孔为悬链线拱,两侧为圆弧拱。主孔通航净高9米,可供大型游船顺利通过,被誉为“中国江北最大内陆湖泊石拱桥”。拱圈、桥身采用花岗岩嵌面,桥面青石铺砌,桥上筑有优质汉白玉栏板266块,汉白玉栏板上雕刻着《水浒传》故事浮雕图案,图案细节精致,整体厚重、大气,充满张力。12月3日,记者在大桥上看到,“武松打虎”“武松斗杀西门庆”“李逵打死殷天赐”“柴进身陷高唐州”“宋江攻打东昌府”“李逵寿张巧坐衙”等故事情节里既有掀拳裸袖,还有刀枪剑戟、横马扬鞭,每幅画可谓活灵活现。漫步东昌大桥一个来回,就如同看了一部《水浒传》。

东昌大桥连接起东昌湖两块最大的水面,使湖面更加开阔,白天俯瞰,宛如玉龙出海,又似长桥卧波,气势恢宏,美丽壮观;夜晚远观,在灯光的映衬下流光溢彩,宛若金色长龙,横卧东昌湖,又如彩虹飘飘,美轮美奂。尤其是倒映在湖面上的五彩灯光,随着波浪晃动闪烁,像一串流动的珍珠,和古城区的灯火呼应,美不胜收。

水浒人物图背后有故事

说起东昌大桥《水浒传》故事浮雕图案,原市艺术馆(现市文化馆)研究馆员周建国最有发言权,因为这266幅《水浒传》人物图案是他亲手创作的。12月3日,周建国告诉记者,回想起来,从2000年底开始创作东昌大桥《水浒传》人物图,至今22年了。当时在原市文化局的推荐下,市委市政府同意由他设计历史性组合式、传统文化式和具有挑战性的大桥浮雕画。自2000年底着手创作,他就躲进原市文化局东面的小楼上,专心创作。借用鲁迅的话说,就是“躲进小楼成一统,管他冬夏与春秋”。起初创作时速度比较慢,画完了“高俅发迹”“林冲误入白虎堂”“野猪林”等情节,后来速度快了一点。直到2001年中秋节的晚上才将266幅《水浒传》人物场景画落笔,用了10个月时间。“那年中秋节晚上,刚刚落笔后,整个小楼上就剩我自己,打开创作室的窗户,往远处看了很久,内心倍感喜悦,一直到晚上11点才回家。”

在周建国看来,创作大桥《水浒传》故事浮雕图案,是环境、艺术与文化相结合的项目,没有责任感是坚持不下来的,那10个月太疲劳了。当时,200多幅图不断调整,白天晚上几乎无法休息。后来又进行了几个月的调整,一环扣一环,节奏比较紧张。尽管如此,但基本按照工作计划完成了市委市政府交给的任务,为2002年5月1日的聊城中国江北水城首届文化旅游节增添了光彩。“东昌大桥《水浒传》人物故事浮雕图案是一种记忆,这种记忆只有创作出来才能表现出来,可以说独一无二。”

最后,周建国借本报呼吁,希望有关部门成立专门的班子,投入少量的资金,将聊城众多的桥梁赋予民间故事内涵,将桥的栏板故事化,让聊城的每座桥都有自己的造型语言,突出每座桥的特点和个性,使城市更加丰富多彩,以增加江北水城的文化底蕴。

2022-12-06 2 2 聊城晚报 content_22445.html 1 东昌湖上长桥卧波风雨20年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