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找到离家出走男孩,民警不得不这样骗他
善意谎言背后的暖心故事
本报记者 赵艳君
12月6日傍晚,下班回家的王丁现看到儿子,心里又牵挂起两天前他和同事找回来的那个和儿子年龄相仿、离家出走的男孩。
12月4日晚11时许,莘县公安局燕塔派出所接110指令称,一名11岁的男孩晓冬和家人发生争吵后离家出走,已经3个多小时了,不见踪影,其家人请求警方帮助。接报警后,派出所民辅警胡慧军、王丁现等立即赶往现场提供帮助。
一个暖心的故事,由此拉开序幕。
原来,4日晚8时许,见晓冬一直打游戏不写作业,妈妈李春强行没收了晓冬的手机。之后,两人发生争吵,晓冬从妈妈手中夺回手机后跑了出去。
儿子负气出走,李春一时慌了神,赶忙和家人到处寻找,但找到晚上11时也没找到。其间,李春多次拨打晓冬的电话均被拒接,无奈之下,李春只好报警求助。
了解事情的前因后果后,考虑到天气严寒,孩子容易出现安全问题,燕塔派出所民辅警一边兵分多路连夜沿街寻找,一边调取监控进行视频“追踪”,但还是没有发现晓冬的身影。
“在寻找过程中,我们也不断地给孩子打电话,但他始终拒绝接听。”王丁现说,时间越来越晚,大家非常着急,都在努力想办法让晓冬有所回应。
王丁现突然想出一个办法——以反诈民警的身份给晓冬发送短信,谎称其遭遇电信诈骗,警方急需和他见面核实情况。
就这样,从4日晚11时23分到5日0时36分,王丁现一直和晓冬保持短信联系,最终成功让孩子说出了他所在的位置。
“整个过程真是在斗智斗勇,最初,无论我说什么,他都拒绝透露自己的具体位置。当时我虽然非常着急,但还是稳住了情绪,以免这个敏感的孩子发现异常。”王丁现苦笑着说,“为了让晓冬说出他在哪儿,我们不得不说谎话。”
民辅警没想到的是,晓冬并没有跑远,而是躲到了其所住小区的其他单元楼内,目的是让家人担心一下。
找到晓冬并把他送回家后,胡慧军、王丁现分别和晓冬、李春进行了沟通交流,看到一家人和好如初,他们才离开,此时已接近凌晨1时。
“我也是一名父亲,儿子和晓冬年龄相仿。这个年龄的孩子学习压力大,性格多少有点叛逆。作为父母,要尽可能多和孩子沟通交流,走进他们的内心,引导他们健康成长。”王丁现说,在和晓冬交流的过程中,他拿自己和儿子的关系“说事儿”,一边安抚晓冬的情绪,一边劝说他要学会理解和关爱父母。
莘县警方提醒,青少年自尊心强,冲动之下难免做出一些错事,作为家人要多给予其关爱和鼓励,多与孩子沟通交流,在教育孩子的时候要注意方法,一旦发现孩子离家出走,请及时拨打110报警。警方同时劝诫各位青少年,如遇家庭矛盾,切勿赌气离家出走,这样不仅会让家人担忧,还容易让自己陷入危险,要多理解父母的良苦用心,遇事不要走极端。
(除民警外,文中当事人均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