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o

诚心诚意找老伴儿 轻信谎言险被骗

本报通讯员 杨兆峰


古稀之年的杨老汉离婚多年,想找个老伴儿共度余生,诚心诚意送上3万元礼金,不想却遇到骗子,差点人财两空。12月9日,此案经高唐县检察院提起公诉,高唐县人民法院以诈骗罪判处连华(化名)有期徒刑一年,缓刑一年零六个月,并处罚金六万元。

据了解,高唐县的杨老汉离婚十多年了,手中有点闲钱,打算找个老伴儿搭伙过日子,于是找到邻村曾经从事婚介工作的朋友王某帮忙。王某存有择偶者连华的资料,资料显示,连华50多岁,老伴儿刚去世,女儿已结婚。连华无牵无挂,择偶标准与杨老汉的条件基本相符,王某便将她的联系方式给了杨老汉。

杨老汉联系到连华,连华约杨老汉到她的居住地茌平区博平镇汽车站附近见了面,两人一见钟情、相见恨晚。连华提出想到杨老汉家中看看,这也正合杨老汉的心意。

“居住条件和家庭状况还可以,咱俩如果结婚,你得给我点钱吧!”连华对杨老汉说。

杨老汉很爽快:“给你3万元钱吧,咱俩到县城买点结婚用的物品。”

两人来到县城花费1.3万元买了一副金手镯,杨老汉又把剩余的1.7万元都给了连华,随后,连华返回茌平区博平镇的家。

此后,杨老汉联系不上连华,意识到可能被骗,便来到茌平区博平镇寻找,但无论是博平派出所民警还是镇上的居民都不认识连华,杨老汉无奈报警。

其实,杨老汉的朋友王某也被骗了。连华登记的资料是假的,用的这个名字也是假名,她家住德州市夏津县,而不是茌平区博平镇;她的丈夫身体健康,两人育有两个儿子。

“我有丈夫也有孩子,但我们夫妻经常吵架,我不愿意和他过日子了,想和他离婚,我曾经两次起诉离婚,但因为孩子问题没能离成,我也舍不得孩子。”连华到案后供述说,由于和丈夫的感情不好,她就独自离家想挣点钱补贴家用,后来就想到了相亲这个办法。

讲到让杨老汉到茌平区博平镇和自己见面的原因,连华说,选择距离家比较远的地方见面,是因为害怕熟人和丈夫发现她在外面找对象,影响不好。

案件被移送至高唐县检察院审查起诉,经过检察官释法说理,连华对自己虚构身份和家庭住址,以相亲为由骗取杨老汉钱财的犯罪事实非常懊悔,并在律师的见证下,签署了《认罪认罚具结书》。结合案发后连华赔偿了杨老汉的各项损失,得到了杨老汉的谅解,高唐县检察院在向高唐县人民法院提起公诉时,建议从轻处罚。

高唐县人民法院经审理认为,连华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他人财物,数额较大,其行为触犯《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之规定,犯罪事实清楚,证据充分,构成诈骗罪。结合连华到案后如实供述自己的犯罪事实,积极赔偿被害人各项损失,得到谅解,并且认罪认罚,决定从轻处罚,遂作出上述判决。


以案释法


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公私财物的行为。本案中,连华编造个人身份、婚姻状况以及家庭住址等信息,并以谈婚论嫁为幌子,取得杨老汉的信任,借机骗取杨老汉的钱款,之后失去联系。


检察官提醒:

一、老年人要保持头脑清醒,不要被对方假意的关心蒙骗,将自己的钱财交给他人管理。如果对方索要钱财,无论出于何种目的,都应该谨慎对待,并且要和亲人特别是子女沟通商量后再做决定。

二、老年人中盛行的“走婚”是不受法律保护的,双方的财产权、继承权还有其他权益得不到保障。老年人要通过法律途径妥善保护好自己的财产,可以与配偶签订《婚姻财产协议》,事先确定各方婚前、婚后财产的归属;也可以订立遗嘱,做好财产规划,将家事摆到桌面上,保障自己的财产权益,避免家庭矛盾激化。

2022-12-13 2 2 聊城晚报 content_22744.html 1 诚心诚意找老伴儿 轻信谎言险被骗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