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o

所谓“刷单”都是诈骗

春节前,这五大主流诈骗您需要了解

岁末年初,电诈里的“百变戏精”也开始冲业绩了。聊城市公安局东昌府分局新型犯罪研究中心将春节前的五大主流诈骗进行了总结,并进行防诈提醒。


一、虚假贷款、代办信用卡诈骗


行骗方式:骗子借年底开销大的时机,在通信工具上散播信息称可提供贷款、代办信用卡服务,等对方上当后再以“预付利息”“保证金”等为由实施诈骗。

防骗提醒:需要申请贷款、办理信用卡时,请到正规机构申办贷款、办理信用卡,不相信来路不明的资金源。


二、虚假购物、服务诈骗


行骗方式:临近年关,商家纷纷推出各种年关优惠促销活动。此时,一些诈骗分子抓住受害者轻信“跨年促销”活动的心理,伪装成各大网络购物平台,通过短信、微信向受害者发布优惠力度匪夷所思的“促销”信息,其内容实则是诱导消费者点击的“有毒链接”,目的就是为了窃取消费者的个人信息和银行卡余额。

防骗提醒:不要贪便宜,购物要去正规网站,或者到实体店购买。发现对方有问题可立即报警或举报其信息。


三、冒充客服诈骗


行骗方式:当受害人在网上购物,诈骗分子会冒充电商客服以受害人拍下的货品缺货、丢失、损毁等,现在可以办理退款、快递理赔为由,要求购买者提供银行卡号、密码等信息,进而实施诈骗。

防骗提醒:凡遇到此类来电,务必通过官方渠道核实,如对方要求视频通话或共享屏幕,都是诈骗,应立即挂断,不听不信不转账。


四、网络投资诈骗


行骗方式:骗子以有“内幕消息”“大师指导”“平台漏洞”等为由,营造投资赚钱的假象,推荐投资方案,诱导进行大额投入,从而实施诈骗。

防骗提醒:投资要到正规、有相应资质的金融和证券机构,不要轻信任何人的小道消息、内幕消息。


五、刷单返利诈骗


行骗方式:骗子发布网购刷单兼职信息,承诺在交易后立即返还购物费并有额外提成。刷前几单时,骗子会小额返利。刷单交易额变大后,骗子就会以各种理由拒不返款。

防骗提醒:不要轻信“高佣金”等兼职刷单信息,兼职一定要找正规网络平台,不要被高报酬所迷惑,所谓“刷单”都是诈骗。据东昌府反诈微信公众号


相关新闻

积分抵扣+补差价=低价买名牌商品?别轻信!


“差点就‘入坑’了。”日前,北京市朝阳区消费者李女士告诉记者,1月2日,她收到一条积分即将到期的短信,告诉她需尽快打开链接兑换商品,否则积分就会在1月3日清零。她以为是移动手机号的积分,想着以前也兑换过话费,就打开链接看看。但在选完商品、填好地址之后,准备付差价之前,李女士觉得有必要跟10086客服核实一下商品的原价,一核实才知道该活动并非官方活动。

“这个骗局太有迷惑性了,因为发的短信,带上了我的手机尾号,再加上年底清零很正常,我自然以为是官方的活动。”李女士说,“打开链接后,我发现有大疆无人机、华为手机、康佳电火锅等知名商品,就心动了,选了电火锅。”

不过,在准备付差价的时候,李女士心想:一个普通的5L的电火锅也就两三百元钱,为啥1000积分抵扣1000元之后,还要支付299元?于是,她就上网查了这款电火锅,发现价格是999元,但该商品却暂无评价。

“我买商品都会看评价,评价少的一般不会买,看这个一条评价都没有,就不太想买了。但想着能便宜700元,还是心动了。”李女士说,“为了确定这个商品的原价是否真的是999元,我就打了10086核实,没想到歪打正着,躲过了骗局。”

记者注意到,李女士的遭遇并非个例。近日,中国消费者协会(以下简称中消协)陆续接到消费者反馈有关经营者利用积分到期催办兑换相应商品或服务涉嫌误导消费的行为。

中消协有关负责人指出,临近年底,一些经营者利用消费者不忍浪费消费积分、期待品牌让利优惠等心理,进行短信营销推广,邀请会员参与积分兑换商品、打卡签到或邀请好友共同参与等方式进行互动。还有一些不法经营者通过冒充品牌客服、模仿三大运营商服务号码向消费者发送短信等形式,骗取新用户注册信息,邀请消费者主动点击链接兑换所谓福利商品,甚至开展相关电信诈骗活动。

这种“积分抵扣+补差价”的兑换形式很容易误导消费者消费。不过,中消协已确认一些积分兑换商城中的部分商品是假冒产品,还有部分品牌产品属于库存积压多年的产品。

对此,中消协提示消费者,不要轻信所谓的积分兑换“补差价”福利噱头。若遇有通过补差价、需要结合现金等形式购买商品或服务的积分兑换活动,一定要慎重消费,留心比对商品信息和实际价值,以免“失分又蚀财”。中消协同时建议,电信服务经营者要对此类积分兑换商城短信内容、号段等进行监测核实、动态封堵,并对涉诈异常信息、活动加以处置。

据《工人日报》 记者 杨召奎

2023-01-11 春节前,这五大主流诈骗您需要了解 2 2 聊城晚报 content_24123.html 1 所谓“刷单”都是诈骗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