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  缩小-   默认o

医者仁心 他们日夜与病毒较量

——聊城市第二人民医院保障患者就医诊疗长镜头

医生对患者进行检查。受访者供图

本报记者 刘庆功

镜头一:呼吸内科。放眼整个病区,不仅病房内一床难求,就连过道里也都安置了前来就诊的患者。医护人员忙碌的身影随处可见。

每天从早上7点到晚上9点,面对满员的病区单元,全科医护人员都在连续奋战。紧张的医疗救治工作,常常使他们等饭菜凉了才能抽出时间吃上一口,然后再马不停蹄投入到工作中。

镜头二:急诊科。1月9日晚上11点多,抢救室内灯火通明,处处充满忙碌、紧张的气氛。

“快!快!这个人血氧太低了,先给他戴上无创(呼吸机)!”

伴随着120急救车的警鸣,一场场生死营救不分昼夜地在急诊科上演着。大厅里,每个医护人员都步履匆匆、语速飞快。

“床位都满了,先找个地儿输上液吧!”

“这里需要一根氧气管!快!监护仪。”

镜头三:心内科一病区。感染新冠病毒后依然坚守在岗位上的护士张杰,心率达128次/分。护士长闫清华知道后给她打电话,要求替换人员上岗。她拒绝并表示:“没事,护士长,我没那么严重,吃点药就行。”虽然服用两片美托洛尔后症状并未缓解,但她仍努力坚持到了下班的最后一刻。

镜头四:心内一科介入团队。“抢救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就是在跟时间赛跑,时间就是患者的生命。”在每一位急症患者启动导管室后,冯泽瑞医师总是第一个到达导管室,等待着患者到来。

……

当前,全国疫情防控进入新阶段,医院面临着新形势、新任务、新挑战。面对严峻的局面和繁重的任务,聊城市第二人民医院第一时间统筹医疗服务与疫情防控等资源,畅通医疗救治通道,保障患者就医诊疗。全体医务工作者白衣为甲、日夜奋战,以忘我的工作践行医者仁心,为保障患者的健康安全尽职尽责、尽心尽力。

呼吸内科

同患者“呼吸”与共

近期疫情防控政策调整之后,呼吸内科成为第一波被新冠病毒冲击的科室。在患者数量骤然增多的情况下,呼吸内科全体医护人员面对风险与压力,勇敢担负起使命,全身心投入到患者救治与医疗服务中。

科室医护人员也相继被感染,出现发热、咽痛、咳嗽、全身酸痛等症状。为了保障对患者的救治,保证抗疫不减员,大家都自觉选择了“轻伤不下火线”。只要症状稍有缓解,便主动返岗继续“战斗”。

“对于呼吸内科所有医护人员来说,这应该是从医以来最艰难的冬天。一方面是医护人员大幅减员,一方面是井喷式的患者就医需求。”呼吸内科护士长李秀芬说道。

在呼吸内科主任杨福堂的带领下,全体医师实行24小时连轴值班制,护理人员以护士长李秀芬为榜样,与病魔抗争的同时依然坚守岗位。护师赵飞飞的孩子才3个月,但在科室医护人员严重缺少的情况下,她在产假期间主动请缨上岗,在医院封闭5天。处于哺乳期的护师李丹丹顾不上嗷嗷待哺的孩子,始终坚持在岗。副主任医师王淑云和主管护师张文凤至今未被感染,一刻也没离开过岗位……

连续几周,呼吸内科每天都会接收大量患者,走廊内加床已经达到饱和状态。因为走廊没有氧气管道,加床患者只能使用最原始的氧气瓶。“氧气瓶很沉,更换氧气瓶是个力气活儿,也是技术活。”护士长李秀芬说。护士们看起来很柔弱,为了患者的康复,她们好像化身为一个个女战士。“看着姐妹们都能熟练地挪动氧气瓶、更换氧气表,又心疼又欣慰。”

病房内老年患者比例较高,而且有多名重症患者。呼吸内科全体医护人员一刻也不敢马虎,时刻保持紧张的战斗状态。医院医务部、护理部也及时调拨相关人员加入呼吸内科辅助工作。在医护人员的精心治疗护理下,重症高龄患者得到了有效救治及康复。

急诊科

冲锋“最前哨”

随着新冠病毒感染高峰的到来,急诊科一直处于“爆满”局面。120急救车出诊频率不断刷新着纪录,日均接诊量是以往的3到10倍。夜间科室更是承担着所有门急诊病人的救治工作。前所未有的工作量,让早已习惯忙碌奔跑的“急诊人”也有些始料未及。特别是老年重症患者的增多,进一步增加了抢救难度。气管插管、心肺复苏、洗胃、使用无创呼吸机,这样的抢救每天都要进行数次甚至十余次。

随着急诊医护人员相继感染,抢救室救治工作面临巨大的临床压力。为了保证急危重症患者得到及时高效收治,医院从内科系统紧急调派骨干力量,全力增援急诊科。同时,开放所有内科病区收治病人,进一步畅通急诊、病区、ICU各环节的绿色通道。急诊科医护人员积极响应医院及科室的统筹安排,迎难而上,主动加班加点,用实际行动让每一位就诊患者切实感受到医院的速度和温度。

“看着急危重症病人在一个疗程治疗后大部分症状得以缓解或消失,我们最大的感受是,即使再累也是值得的。”主治医师李永翔深有感触地说。

心内科一病区

不辜负一袭白衣的神圣

对于普通人来说,当自己是无症状或轻症时,继续上班还是居家休息,或许是一个选择题,但是对医护人员来说,并没有选择。有的医护人员感染新冠病毒后,第二天症状稍有缓解就来上班,还有的医护人员感染新冠病毒六七天,仍未离开岗位……他们只要没有高烧,就会在岗位上坚守。

在医护人员紧张的情况下,心内科一病区主任张云身先士卒,在感染新冠病毒后身体不适的情况下,依然带头坚守在科室值班。

护士李琳琳的父亲感染新冠病毒后因低钠血症导致昏迷,李琳琳前往当地医院陪伴父亲两天,待父亲清醒后就立即返回了岗位工作。

为了保证每位护士休息好,护士长闫清华感染新冠病毒后,在仍有咳嗽、胸闷、心悸等症状的情况下,不顾劝阻,坚持元旦假期不休息,帮助科室护士协调沟通人力物力,保证科室有效运转。

心内一科介入团队

畅通生命绿色通道

“心内一科介入团队的工作是与时间赛跑。”医师冯泽瑞说。

他们身披盔甲,肩扛责任,以仁心守初心;他们不畏辐射,踩着射线,用生命铸匠心。他们在感染新冠病毒的情况下,强忍身体的不适感,为心梗患者打通血管,挽救了一个又一个生命。

这些只是聊城市第二人民医院众多科室的一个缩影。在医院的每个角落,时时都有医护人员穿梭在门诊、药房、检查室、病区、手术室的忙碌身影。他们上演着温情,也演绎着执着;他们镌刻着使命,也定格着誓言。

2023-01-13 ——聊城市第二人民医院保障患者就医诊疗长镜头 2 2 聊城晚报 content_24267.html 1 医者仁心 他们日夜与病毒较量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