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敢换手机号
接待完一位拿着生病了的玉米秧苗来工作室“问诊”的农户,杜立芝把水杯灌满,准备进村“出诊”。正值夏季各种作物的生长旺盛期,除了杜立芝本人,她的手机也格外“忙”,一路上响个不停。“杜站长,俺大棚里的西红柿有点蔫,您啥时候能给看看?”“杜站长,俺种的西瓜有死棵了,怎么解决?”……杜立芝都耐心地给出解决方案,并约好了现场查看的时间。
车行至汇鑫街道沙窝刘村村头,远远地,一位瓜农已经站在地头上,望眼欲穿。杜立芝一下车,瓜农便着急地迎了上来:“瓜叶边儿上发黄,也不知道咋回事儿。”瓜农目光焦灼,眉头拧成一团。蹲在地头凝神看了一会儿,杜立芝有了答案:“连续阴天并且地里湿度大的时候,就会得这个病。”给农作物“看病”“诊断”时的杜立芝,像极了深谙“望、闻、问、切”之道的老中医。
疑惑解开了,瓜农长舒一口气,脸上有了笑意。在农民看来,杜立芝是帮他们发家致富的“科技通”,又是可依靠的贴心人。“有问题,找杜站长。”这是高唐农民几十年来形成的一种习惯,也是杜立芝的电话成“热线”的原因。接到“求援”电话,她都会尽快响应。
“杜站长三天两头就来大棚里,有了问题可以随时给她打电话。”高唐县尹集镇后刘庄村村民孟祥军看见自家的3亩半韭菜有些发黄,赶紧给“杜站长”打了电话,杜立芝二话没说就赶到他的韭菜地。
“高唐农民没有不认识她的,没有不知道‘杜立芝热线’的,没有打了‘杜立芝热线’不起作用的。”尹集镇唐洼村菜农王建强说出了高唐农民的心里话。“可不敢这么说,不过我不敢换手机号是真的。怕换了号,农民朋友找不着我。”杜立芝笑着回答。
高唐县农业局原有一个技术热线:12316,因为电话大多是找杜立芝的,后来局党组干脆把热线电话改名为“杜立芝热线”。其实何止这一部热线,就连杜立芝的手机和家庭电话都成了问技热线。一年下来,她光电话就要接7000多个。前两年,手机有备用电池,她特意买了2块备用,一块随身带,一块在家里充电。
有些群众就想和她说上几句话,种菜心里才有底。不管群众多早、多晚打来电话,她都笑语相迎。需要到现场的,她会马上赶过去,现场指导或者搞培训班、办讲座。一个星期她最少有四五天的时间在外面跑,每到一个村,杜立芝总会陷入群众的“包围圈”。大家你一言我一语,问这问那。杜立芝有问必答,同时也用大伙儿能听得懂的语言,深入浅出地向大家传授小麦施肥技术、病虫害防治等“小妙招”。
不接电话时,杜立芝也丝毫不得闲。几十个微信群,“嘀嘀嘀”地响个不停。一到施肥、下种、长苗和防治病虫害的关键期,每天在群里答疑解惑,也是她的重要任务之一。
无论是接听电话还是微信答疑,杜立芝丝毫不敢怠慢。在杜立芝眼里,地里的事、棚里的事是比一切都重要的事情,因为农事不能误、农时不等人,也因为那“关系着农民的饭碗和钱包”。
(选自报告文学《情系农民党旗红:离不开土地的杜立芝》 主编:朱桂林 出版社: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 个别地方有改动 本版图片由受访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