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o

大运河(临清)文旅融合高峰论坛举办

激活大运河“流量密码”

临清宛园

中国大运河(临清)文旅融合发展高峰论坛会场

论坛与会人员参观东宛园

文/图 本报记者 刘庆功


春风又绿运河岸。3月31日,因运河而生、因运河而兴的临清市,迎来了一场继往开来的盛会。

为加快推动大运河(山东段)精品旅游事业高质量发展,积极服务文化旅游强省建设,3月31日—4月1日,由山东省精品旅游促进会、聊城市文化和旅游局主办,聊城市精品旅游促进会、临清市人民政府承办的“大运河(临清)文旅融合高峰论坛”在临清市举办。

论坛以“健全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和市场体系,实施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带动战略”为主题。来自国家、省、市的有关领导、专家学者齐聚临清,共同探讨大运河保护与文旅融合协同发展。

自元代开凿会通河以来,临清日渐兴盛,到明清时期,这里已是全国著名的商业都会,有“富庶甲齐郡”的美誉。大运河哺育了临清这座城市,积淀了深厚的运河文化。这里,拥有鳌头矶、运河钞关等12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3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明代文学家谢榛、抗日民族英雄张自忠、当代著名学者季羡林等,都是临清杰出人物;临清还是武训兴学所在地、山东快书诞生地、《金瓶梅》故事重要背景地,是中国京剧艺术之乡、轴承之乡和酱菜之乡。

临清市抢抓大运河文化带、黄河重大国家战略机遇,积极申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深入实施文旅兴市暨古城保护改造三年攻坚行动,先后在运河沿岸开展了水体治理、绿道贯通、环境提升、景区打造等综合整治和保护开发工作,使大运河临清段成为具有时代特征、临清特点、运河特色的景观河、生态河、人文河,运河沿岸呈现出一幅独具文化韵味的“运河画卷”。

国家文化和旅游部政法司一级巡视员周久财表示,文旅深度融合要落实到具体的产品、事物。首先,城市的文旅融合不能仅仅有什么做什么,还要把握好国家文旅方面的方针政策,提高文旅融合定位,将大运河文化与地方文化相结合,将价值理念和具体事物相结合,从而形成新文化。其次,要看清文旅自身变化。文化建设要与当下结合,用年轻人喜闻乐见的方式、视角、理念进行文旅融合,从而深度融入社会以及人们的日常生活。文旅融合要以文促旅、以旅彰文。旅游产品需要平台化,引进新业态,增加吸引力和盈利点;需要主题化,聚焦市场的现代化的特征,寻找切合点实现文旅融合;需要功能化,文旅融合要给人民群众以思想或技能上的拓展;需要精品化,从体制和机制上将文旅融合的政策打通,实现相互受益。文旅融合要着重产业方向,核心要义是市场化,终极目标就是洗涤人们的心灵。

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成员、副厅长王炳春认为,大运河文旅融合发展要坚持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要注重融合发展、全域统筹。要深入开展运河文化基因解码工程。要创新推进“运河文化活化故事化”行动。

世界运河历史文化城市合作组织(WCCO)副主席张福堂表示,WCCO将充分发挥桥梁纽带和民间外交使者作用,定期举办世界运河城市论坛和其他机制性品牌活动,加强与联合国以及国内外运河研究机构的合作,服务运河城市并充分挖掘各地自然和历史文化资源,从而积极推动运河城市文旅融合深度发展。

最是一年春好处,一睹运河盛世颜。聊城市副市长、临清市委书记刘培国表示,临清市将以此为契机,加快打造大运河文化带重要节点城市和区域性旅游目的地,为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和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作出临清贡献。

2023-04-03 大运河(临清)文旅融合高峰论坛举办 2 2 聊城晚报 content_29090.html 1 激活大运河“流量密码”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