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定抉择 奋力前行
李怡辰
当月光洒落宣纸,我提起狼毫,用柔软的笔端敲开那水墨晕染的大门,看见了一个宏伟的艺术世界。我明白,这就是我的选择。
浓墨泼过般的乌云重重地压在天空,令人压抑得喘不过气,正如我此时的心境。桌前整齐地摆放着笔墨纸砚,墨汁仍在砚台中微微荡漾,我却没有一丝兴趣。几张用过的练习纸被我揉成一团,扔在一旁。临近考级,可我却总练不出书法的韵味,令我生气又无奈。
放弃吧!心中响起一个声音,似乎在告诉我,以我现在的能力,是不会成功的。想到这儿,我不禁放下手中的毛笔,站起身,想一走了之,却不小心踢到一个箱子。我好奇地打开它,里面是一张张宣纸,是自从我开始学习书法便一直保存的作品。
我拿起这些作品,发现纸已泛黄,留下了时间的痕迹。我一张张地翻开。时光倒流,我看到了自己初学书法的兴奋,看到了自己坐在桌前认真临摹的背影,也看到了自己平心静气的坚持。我心中一阵感动,忽然明白了选择的意义。重坐回桌前,我不再胆怯,勇敢地提起手中的笔,雪白的宣纸上留下一道道墨痕,似一朵朵花绽放,散发着阵阵墨香。落笔、行笔、顿笔,我在桌上挥动着狼毫,写下我坚定的抉择。
凡百事之成也,必在敬之。当面前出现分岔路,我坚定地选择了梦想,披荆斩棘,奋力前行,用坚持不懈的行动告诉自己——梅花香自苦寒来。
(聊城文轩初级中学 指导老师 刘琦)
美丽的荷花
小记者 李雨桐
涂着粉红的胭脂,撑着细长碧绿的枝干,在清澈的湖面上随风摇摆,这是美丽的荷花。
荷花的绽放,给我们呈现了一个五彩缤纷的世界。它们中,有娇嫩的粉红,有纯洁的雪白,有热烈奔放的大红。
池塘里的荷花千姿百态。有的犹如漂亮的花仙子,风一来,她就翩翩起舞,舞姿优美而舒展;有的挺胸抬头,像列队的士兵,接受大自然的检阅;有的却羞答答地低着头,脸蛋儿红扑扑的,像一个害羞的小姑娘。
微风袭来,池塘上弥漫着诱人的清香。我捧起一朵荷花闻了闻,顿时神清气爽。荷花虽自淤泥而出,却清亮光洁,正如《爱莲说》中所写:“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荷花不仅有美丽的外表,更有着纯洁清正的品质,真不愧是“花中君子”。
(第一实验学校小学部 指导老师 龙悦)
我和春天有个约会
小记者 刘佳杭
在一个晴空万里、微风拂拂的早晨,我们一行人来到腊山景区,一幅生机勃勃的画面展现在我眼前。
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座看似普通的桥,但导游的解说让我们大开眼界:“这是唐代修建的,下面的桥墩没有重建过。”走过桥,我们向上爬,到了“山东第一树”。这不是因为树存活的时间长,而是灌木丛长出了树的形状。
之后,我们来到老虎穴,这是我最喜欢的景点。老虎穴四周松树密布,我从小小的洞口爬了进去,发现里面非常空旷,只有一只石老虎趴在一旁。我们继续向上爬,我发现前面有个大坡,三步并作两步跑过去,一跃而起,一个起跳,稳稳地落在了石头上。这样既省力又快,我把他们甩在身后。
功夫不负有心人,我们爬到了山顶。东平湖的风光尽收眼底,湖面在日光的照耀下波光粼粼。湖面上飘浮着一层朦胧的雾,把东平湖和远处的岛屿笼罩起来,为东平湖增了一分神秘。
在春天,腊山是一座春意盎然的美丽山峰。我期待明年春天与腊山再次相约。
(颐中外国语学校 指导老师 么梅青)
童年趣事
小记者 李承恩
童年是一支歌,歌中洋溢着欢快的旋律;童年是一首诗,诗里有五彩的生活。童年的事深深地印在我脑海中,我觉得最有趣的事是钓鱼。
记得那年春天,我和朋友豆豆一起去小河边钓鱼。小河边的景色很美。柳树、小草郁郁葱葱;桃花、梨花争奇斗艳;天上的白云一会儿变成棉花糖,一会儿变成长长的彩带;阳光照耀下,河面像一面镜子,波光粼粼。
来到河边,豆豆快速取出鱼竿,一手拿着鱼钩,一手拿着鱼饵,小心翼翼地将鱼饵穿过鱼钩,然后用力一甩,鱼线在空中划出一道美丽的弧线,落入水中。他稳稳地握住鱼竿,盯着河面,生怕错过好时机。我把鱼线甩入河中,觉得很无聊,就在小河边东跑西看,一会儿爬树,一会儿捉蝴蝶,玩得不亦乐乎。
一个小时过去了,我的桶里一条小鱼都没有,豆豆的桶里却有五六条小鱼了。我心想:为什么它们只吃豆豆的鱼饵?难道小鱼讨厌我的鱼饵?还是他的那个地方更好?我忍不住对豆豆说出困惑。豆豆说:“钓鱼要有耐心,不能三心二意。”听了朋友的话,我非常后悔,下决心钓上鱼来。我学着豆豆的样子,安静地坐在那里,眼睛一动不动盯着河面,很快就钓上来一条大鱼。
钓鱼让我的记忆中有了一份回味无穷的甘甜,也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做事情要有耐心,要不然什么事也干不成。(颐中外国语小学 指导老师 李文文)
姥姥的花园
小记者 肖琳熙
初晨的阳光洒下星星点点的光,照着姥姥的花园,柔柔的、暖暖的。
我最喜欢在姥姥家的花园里散步。走进花园,一股清香扑鼻而来,我闭上眼睛深深地吸了一口气,仿佛置身花的海洋。放眼望去,一簇簇、一丛丛,黄的、白的、紫的……这些色彩绚烂、形态万千的花朵真漂亮。
我和妈妈慢慢走,欣赏着眼前的美景。我们走到水仙花旁,水仙花如同蝴蝶飞舞在绿草间。走啊走啊,我们来到一棵松树旁,看到松树上一颗颗的松果,我伸手去摘。妈妈过来打了一下我的手说:“不能摘。”
花园北边,有我最喜欢的乐园。我坐在木板上,从高高的坡上滑下去,风吹着头发,可舒服了。伴随着花的香味,我们快乐地闹着笑着。
外婆的花园美不胜收,我爱它,因为它给我的童年带来了无穷无尽的快乐。
(育红小学 指导老师 孔凡丽)
游曲阜“三孔”
小记者 李媛媛
早知曲阜是孔子的家乡,这是我仰慕已久的地方。之前,学校组织我们到曲阜研学,我有幸游览了“三孔”。
孔庙、孔府、孔林并称“三孔”。孔庙是各朝皇帝为了纪念孔子为其建的庙。在孔庙中,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最后一个大殿门口的十根柱子,这十根柱子是用石头雕刻而成的,上面很多地方是镂空的,石匠雕刻完柱子后,这种石刻就失传了。
孔府是孔家的住宅,里面有许多奇特的地方,比如只能一人通过的“一人巷”,还有一个水夫送水的地方,据说是孔府里的人不让水夫看到里面,水夫就把水挑到后院门前,然后经过一条小道流到墙里面。
孔林是孔子和他家人的墓地,最值得一提的是孔子的墓碑。孔老夫子墓碑上的最后一个字非常神奇,那个字远看是“干”,其实是“王”。由于以前只有皇帝才能称王,所以就把“王”字的那一竖写得非常长,如果不走近看,只能看到“干”字,而不能看到底下的横。
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在这次研学之旅中,我看到了不一样的世界。这一次的研学,将在我的小学学习生涯中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莘县河店镇中心小学 指导老师 张桂婷)
走进尼山圣境
小记者 刘珊珊
天刚蒙蒙亮,太阳虽还没有升起,但是湛蓝色的天空中已经出现了一抹霞光,格外绚烂。研学之行在车轮滚滚中启程,一股喜悦从我的心底升腾。同学们的心情高涨,一路上聊着、唱着,奔赴尼山。
经过了漫长的车程,老师和导游带领我们来到孔子出生地——尼山圣境,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尼山圣境的标志性建筑是孔子塑像,雕刻得栩栩如生。孔子双手交叉,置于胸前,神态肃穆、庄严,似乎在思考着什么。
随后,同学们齐聚在金声玉振广场,参加了隆重的拜师礼,我对孔子的恭敬之情油然而生。之后,老师又带领我们漫步夫子长堤,走进孔子大学堂。我们戴上耳麦,在导游的讲述中,看孔子徒弟的雕塑。通过对圣人的瞻仰,我们感受到儒家思想的光辉。
我们又走进孔子大学堂的“仁义礼智信”五大主题展厅,了解了充满古人智慧的榫卯结构建筑,看到了房梁的彩绘、古人铸就的器皿、汉白玉的装潢。我们还在大学堂举行了手书《论语》活动,让我们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在传统文物展厅鼓瑟吹笙和大学之道等古礼演绎中,同学们沉醉于古人的智慧与文化之中。我们在美妙的音乐中结束了一天的研学之旅。
国学经典是一种精神、一种信念、一种力量,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培育了中国人民崇高的价值追求,支撑着中华民族生生不息、薪火相传。“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经历是最好的学习,研学是最美的相遇。
这次研学让我学到了很多课本上、课堂上没有的知识,获益匪浅。研学之旅虽然结束了,但学习传统文化还在继续,收获也在继续。让我们一路前行,快乐成长!
(莘县河店镇中心小学 指导老师 张素萍)
观影记
小记者 周永政
周日上午,我参加了聊报小记者团组织的“1元爱心观影活动”。早上八点半,爸爸带我来到了当代购物中心的奥卡影城,我见到了小记者团的老师,还见到了同班同学。稍作休息后,老师组织大家把1元钱放进了收款箱,这1元钱要捐出去给需要的人用。然后,我们就在老师的指引下来到了影厅。
我喜欢坐在较高的地方看电影,刚好老师把我安排在了我最喜欢的位置。我们坐下没多久,电影就开始了。这部电影是《西游记之七十二变》,讲的是孙悟空的故事。电影开始,一颗流星把地球表面砸出了一个大坑,后来大坑慢慢形成了花果山。有一天,花果山上的猴爷爷发现了一只石猴,就把他带回家中抚养。石猴慢慢长大,猴爷爷说:“你该去学习一些本领了!”于是,石猴漂洋过海来到了斜月三星洞,拜菩提老祖为师。在那里,石猴知道了神仙会分上下等,可是连最低等的神仙都嘲笑石猴是“泼猴”,石猴很生气,他下决心一定要学会本领。经过几年的苦练,他学会了透石、隐身等本领,还通过了菩提老祖的考试,最终菩提老祖授予了它“金箍棒”,并给他取了个名字,叫“孙悟空”。后来,孙悟空离开了斜月三星洞,出去闯荡。他听说东海龙王研发了一种邪恶的毒液名叫“蓝魔鬼”,人喝了这种毒液后眼睛会变成蓝色,并且只听从东海龙王的指令,东海龙王利用中毒的人做了许多坏事。孙悟空偷偷潜入龙宫,打败了龙王,拿走了“蓝魔鬼”并毁掉了毒液,于是龙王再也不能伤害人们了,人们都很感激孙悟空。
电影很有意思,我看得津津有味。我觉得故事前半段的孙悟空很有趣、很可爱,动作也很滑稽;后半段故事里,孙悟空打败了做坏事的龙王,非常正义、善良,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颐中外国语学校 指导老师 王利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