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他们一直在路上 ——聊城市考古研究院工作掠影

本报通讯员 韩靓

聊城是黄河文明和运河文明共同孕育的一座古城,有5000多年的文明史、2500多年的建城史,境内文化遗存棋布星陈,拥有世界文化遗产1处、文物保护单位414处、三级以上文物700余件(套)。

聊城市考古研究院坚持“赓续城市文脉,服务经济建设”的理念,整体提升文物考古工作水平,稳步推进机构建设,在水城大地上探源中华文明。

全力开展考古勘探工作

46个考古调查项目方案的编制与报批,1178060平方米的勘探面积,47处古墓葬、古窑址、古井等遗迹的发现……2022年,聊城市考古研究院成立后,始终把配合基本建设的考古调查勘探作为最重要的工作,面对人员少、技术力量薄弱等诸多困难,不等不靠,以逢山开路、遇水搭桥的精神,采取与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合作、独立开展工作的方式,先后完成调查勘探项目21个,缓解了基本建设考古勘探滞后的局面。

助企破除项目落地障碍

2022年12月9日,聊城市政府下发《关于推进国有建设用地考古调查勘探发掘前置工作的实施意见》。意见出台后,聊城市考古研究院不断优化服务,提升工作效率,帮助企业破除项目落地障碍。在实际工作中,针对茌平区垃圾分拣中心项目大部分区域为坑塘,施工不超过原有区域和深度的情况,聊城市考古研究院以开展考古调查为主要手段,将服务时间从1个月压缩到1周。针对聊城市位山灌区一干渠鲁西化工园区段改道项目涉及的土方开挖主要为班滑河清淤的实际,该院积极为建设单位出主意、想办法,及时与省级文物部门沟通,并派遣技术人员到现场进行考古调查、择点铲探,在确保文物安全的情况下,出具了考古调查确认意见,大大节约了成本,进一步优化了营商环境,促进了“先考古、后出让”制度的落地实施。

夯实人才队伍培养根基

自成立以来,聊城市考古研究院积极组建队伍,注重提升业务水平。通过公开招聘、人才引进、基层选聘等形式,招考考古、建筑、文博等专业工作人员5名。坚持“请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采取邀请省内外专家线上线下授课、参加各级各类田野考古培训、考古工地“以干代训”等方式加强学习培训。

在今后的工作中,聊城市考古研究院将与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共建考古工作基地,建设集考古发掘、资料整理、科学研究、文物保护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平台及区域性考古与文物保护中心。

2023-04-07 2 2 聊城晚报 content_29401.html 1 考古,他们一直在路上 ——聊城市考古研究院工作掠影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