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卫工拾金不昧 诚信之举暖人心
本报记者 岳耀军
“谢谢大姐,幸亏你及时发现了这部手机。”4月10日,一名青年从市城管局环卫中心公厕一中队副中队长崔莹手中接过手机后,连连致谢。
原来,当日下午2时30分许,崔莹在市城区二干路检查公厕卫生时,发现便池旁有一部手机,因为手机没有锁屏,她立刻查找通讯录联系到了失主家人。不到半个小时,失主家人便将手机领回。
事实上,在环卫一线,这样的好人好事有很多。环卫工人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用小小善举诠释了拾金不昧的真正含义。
3月2日上午,在聊城汽车总站附近一处环保公厕内,保洁员张冬梅捡到一个女士皮包,内有身份证、银行卡、工作证、现金等贵重物品。由于包内没有任何联系方式,张冬梅便和同事张国芹在公厕外等待失主。下午3时许,她们将包及时归还给了失主王女士。王女士激动地掏出现金塞到张冬梅和张国芹手里,以示感谢,但她们谢绝了。
3月20日上午8时30分许,市城区南关公厕保洁员刘远河在清扫公厕时,捡到一部崭新的手机。由于手机已经锁屏,无法查找失主的信息,刘远河便四下寻找失主。他跑出公厕,远远看到一位抱着孩子的女士。意识到很可能是她刚才带着孩子如厕时落下了手机,刘远河便一边大声呼喊一边快步追上去,询问情况。失主这才意识到自己的手机丢失了,接过手机后,向刘远河连连道谢。
拾金不昧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城市精神文明的重要体现。为提升干部职工的文明素质,近年来,市城管局环卫中心扎实开展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为根本的诚信教育,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道德规范,中心上下形成了诚实守信、自律互信的氛围。在平凡的岗位上,他们始终坚守“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的人生信条,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传递满满正能量,用文明言行为我们的城市增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