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片冰心育桃李 满园树木成栋梁
——茌平二中推进特色办学纪实
□ 张英东 杨先博
千年古邑,秀美博平。在博平镇这片充满人文气息的土地上,有一所园林式区直农村高中——聊城市茌平区第二中学(以下简称“茌平二中”)。
茌平二中是全省为数不多仍坚守在农村的公办高中,在城镇化进程日益加快的今天,为茌平区西半部的农村学子营造出一方远离城市喧嚣的教育净土。
这是一所成果丰硕的学校。多年来,茌平二中坚持“低进高出、高进优出、优进尖出”的教育理念,着力培养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的新时代国家栋梁,教育质量连年攀升。
辉煌的成绩背后,有哪些教育改革措施?让我们一同走进这所历史悠久的学校,感受这里的薪火传承和师生们的蓬勃朝气。
美化环境 改善办学条件
高大挺拔的参天古木、郁郁葱葱的花草绿地、曲径通幽的亭榭回廊,成就了茌平二中独特、宁静的育人环境。
环境在育人方面有着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作用。2020年5月,茌平二中党支部书记、校长刘远奎上任后,为给全校师生营造一个良好的教学环境,对校园进行了绿化、美化、亮化和硬化建设。增加了十余处风格各异的雕塑,架设了数十盏富含文化气息的路灯,结合学校实际打造“银杏苑”“芳草地”“兰馨园”等绿化园区,高标准整修了校园道路,楼前后、路两旁栽植了几十种花草树木,形成了一幅“处处是景观、到处有精彩”的美丽画卷。
校园主道路的长廊边上,新立了一处雕塑,几只负重的蜗牛奋力向上攀爬,并最终到达了顶点。雕塑的立意来源于一句富有哲理的名言:“世界上只有两种动物能到达金字塔顶,一种是雄鹰,一种是蜗牛。”刘远奎将这尊雕塑命名为“奇迹”,以此激励茌平二中学子志如蜗牛,即使没有翱翔长空的翅膀,也绝不磨灭登临高处的信念。
“学校的住宿条件以前很紧张,特别是女生宿舍,10人一间,还有一些学生在校外租房住。”刘远奎说,学校积极协调资金,新建了一座宿舍楼,极大改善了学生的住宿条件。
两年来,该校先后补充了54名年轻教师,为发展注入了新鲜血液。为让年轻教师留得下、教得好,在生活上没有后顾之忧,一心扑在工作上,该校想方设法安排职工宿舍,为他们提供一切能提供的生活保障。
在这里,每一寸土地都孕育着花开的梦想,每一间教室都弥漫着智慧的芬芳,每一页日历都珍藏着成长的辉煌,每一名学生都能尽情释放自己的潜能。这里,是莘莘学子潜心学习、全面发展和自由成长的沃土。
强基固本 狠抓学生管理
茌平二中大部分学生基础较差,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该校从狠抓学生管理做起,全体教师齐上阵,时刻关心关注学生的学习、生活和心理状况。
在茌平二中,每位教师都有一本“学生交流记录本”,里面详细记录着每次和学生的谈心、谈话情况。“每位教师都直接对接几名学生,全体教师对接全体学生。”该校副校长景红娥介绍,学校有一套完善、精细化的管理体系,通过多项常规检查为学校管理保驾护航,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
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对做好学校管理工作起着决定性作用。茌平二中着力打造一支讲政治、勇担当、做表率的干部队伍;一支师德高尚、素质精良、敬业奉献的教师队伍。课堂上,教师们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下课后,教师们挑选合适的时间,与学生交流谈心,关注他们的身心健康。
从清晨跑操到熄灯入睡,始终有老师陪伴着学生。“每天晚上,我们的值班老师都要等到学生熄灯入睡后才回家。他们中有不少人在茌平县城或者聊城市城区居住,通常晚上11点左右才能回到家。茌平二中的老师朴实淳厚、呕心沥血,为的是让更多农村孩子的人生有出彩的机会。”景红娥说。
教学是教师的中心工作,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茌平二中把学生的行为习惯培养当作头等大事来抓,从学生高一入学开始,就着力培养他们按时起床、上课专注等好习惯。学校通过严格要求和常规检查,使学生从铺面到卷面都干净、整洁,各方面不断成长和进步。
学校管理不同于比赛,不能只看输赢,只有把结果与过程有机统一,才能提高管理效能。茌平二中把抓学生管理贯穿于教育工作始终,采用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模式,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守正创新 巩固教研成果
刘远奎刚到茌平二中时,该校每年招收高一新生1000余人。后来,由于种种因素,该校生源变得不稳定。面对困难,刘远奎提出了以教研促提升的工作思路,带领全体教师建设自己的教研平台。
打开茌平二中的微信公众号,最多的消息是有关教师教研活动的报道。“我们二中人有着一种不服输的精神,无论面对什么样的生源,全体教师都团结奋进,不服气、不泄气、有志气;不怕困难,不畏偏僻,冀以晨雾补山海,愿以萤烛增日月。”刘远奎说。
为了给教师提供良好的教研环境,茌平二中在每栋教学楼上都配置了集体备课室。该校创立了一套适合自身的“一定二研三钉四检五听六修七审八享”教研“八步走”备课制度。“一定”,即新学期伊始,以年级组为单位,每学科的备课组长制订出本学期的集体备课计划,提前定好主备教师及课题,以便有充足的时间进行充分的备课;“二研”,即以年级组学科备课组为单位进行集体备课,以主备教师的课件、教案和学案为底稿进行深入研讨,集思广益;“三钉”,即每学科教研主任以“钉钉子”的精神,坐镇每次集体备课活动,确保集体备课的质量;“四检”,即学校成立集体备课督导检查小组,适时进行检查,督促集体备课活动得到有效贯彻落实;“五听”,即集体备课组试听主备教师的先行课,并提出意见;“六修”,即主备教师根据上课体验及同行评课再次修改完善课件、教案和学案;“七审”,即教研主任对修改好的课件、教案和学案进行最终审核把关;“八享”,即主备教师把终极版的课件、教案和学案上传到学校教研平台,实现资源共享,促进教师共同成长。
“我们开展教研活动的目的主要有两个,一是让课堂更高效,二是让年轻教师更快成长。”该校教研室主任李辉说,学校通过开展青年教师说课大赛等活动,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传帮带”作用,教师们也能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一所学校的教研理念,直接影响着这所学校的教学质量,以及学校未来的发展潜力。”刘远奎表示。该校制定三年发展规划,建立、健全校本教研管理制度,实行分层研修、分层教研的教研体系,着力解决教师教学中遇到的实际问题。每学期学校都要开展学科大教研活动,凝心聚力,立足学情,统筹安排,逐步形成了“一级一特色、一科一教法、一师一风格”的教学局面。
有一种魅力叫“理念构筑精致”,有一种教育叫“用心铸就品质”。茌平二中以其独特的教育理念,绽放出绚丽的光彩。茌平二中人默默践行着他们“全心全意办人民满意教育”的誓言,正奋力实现学校新的腾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