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街区焕发新风情
文/图 本报记者 陈金路
“‘菜香不怕巷子深,时予似藏于深闺’。今天带你去探一探藏在老街里的一个好地方。”5月17日,随着探访达人的几句开场白,聊城日报社“溜达着”栏目组逛到历史文化街区米市街,开启新一期“好吃好玩”的探访,探寻这条老街斑驳陆离的历史印迹,触摸浸透文化底蕴的老街上的新生。
逛古城,游湖河,荡轻舟,听桨声,看灯影,转弯拐进米市街。这条老街,一砖一瓦,都镌刻着时光的年轮。
如果说,聊城水上古城被东昌湖环绕,那么,米市街就是被古运河和东昌湖裹挟浸润着。下了东关桥,来到驴市口,转弯南行,就是米市街。这条老街西邻东昌湖,东邻丁家坑。其南段向东有一条东西向的羊使君街,将米市街与古运河连为一体。走着走着,不经意间,探访达人似乎聆听到了老街的历史回响。
“在历史上,米市街南头有一条偏向东南的大道通达龙湾运河岸上,米市街是漕运兴盛时期聊城最早的粮食集散地之一。大到粮行,小到粮户、粮亭,当年,这里汇集数十家粮店。”米市街老市民窦先生说,听前人讲,清末民初,米市街除了粮店外,还陆续出现了作坊、当铺、酱园等各类店铺。此外,这条街上曾经有“海慧禅院”“太汾公所”“三皇庙”“忠善祠”等历史文化建筑。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米市街上陆续进驻了豫剧团、冶金厂、皮鞋厂、家具厂等。以前,米市街的路都是由一些大大小小的石头铺砌的,一不小心就会滑倒,生活污水顺路淌,留守的只有老年人。
在岁月的洗礼中,米市街静默过、沉寂过,也被遗忘过。经过改造,原来坑洼不平的石头路面被平整的纹理砖石路取代,曾经杂乱不堪的老街已被一排排修旧如旧的建筑取代;街两旁的灯笼和挂满中国结的老槐树,好似年轻人牵着年迈老者的手,行走在时光的年轮里。华丽转身的米市街唤回了时光,唤回了青春,吸引了众多年轻人来这里打卡,分享这里的美好。
“原聊城国营酱菜厂”“原聊城县粮店”“原聊城县皮鞋厂”“聊城县家具厂”……这些旧址院落彰显了米市街的古朴气质,这种气质吸引了很多有奇思妙想的店铺入驻。诸如“‘Hello’聊城”异景空间、“四文铜钱”小酒馆、“聊城非遗文化产业园”“番茄店”“旧时记忆”烤肉店等。探访达人在这些小店里找寻时光的印记。
漫步米市街,转弯溜进路东的“聊城县家具厂”,里面有玻璃砖和红砖砌成的景观墙、20多米高的灯光烟囱、夜幕下还有音乐喷泉。加上旁边“小岛”“秘境·空间”“开锅”“空降花园”“树下”“不二工坊”等多个小店点缀其间,徜徉其中,让人心生愉悦。
时节更替予我心安
“我在聊城很想你”,一块蓝底白字的牌子,贴在临湖的那栋红砖大瓦房上,显得格外引人注目。走进这座红砖大瓦房,门前红砖铺就的地面,恰似铺上了红地毯,迎接着时尚女性。探访达人走近,瓦房门楣上的“时予湖景餐厅”6个大字映入眼帘。推门进入这家餐厅,迎接探访达人的是一个3米高的布朗熊,仰视布朗熊,探访达人禁不住与布朗熊合影。布朗熊旁边,面包树、千年木、鸡爪槭、龙血树、袖珍椰子、母菊、龟背竹、尾葵、鱼尾葵、蒲葵等绿植,将餐厅装点得生机勃勃,雨后森林的气息扑面而来。
置身于时予湖景餐厅,大大的落地窗和窗外的湖景融为一体,恰似走进了一幅油画里。在这里,可听名曲品美味,还可听湖风吟看碧浪涌。在餐厅,探访达人背靠花墙摆造型、在临水玻璃窗前读书,很是惬意。“我最喜欢他家临湖那个下沉设计,透过玻璃墙,坐在餐桌旁,有一种伸手可摸到湖水的感觉,水上餐厅的美不言而喻。”探访达人兴奋地说。
这家“依湖而傍,居身花房”的时尚餐厅,吊顶工业风,有20余个大小不一的竹椅小木桌,室内一步一行皆风情。春祺、夏安、秋绥、冬禧等7个以古人书信结尾祝福语命名的雅间,幽静中藏着典雅,静谧中带着清幽。
“时节更替,适时而食;山川万物,予我心安。”谈及时予餐厅的设计理念,设计师苏志介绍,时予是一家以“时间予你”为中心,以“生长”“时光”“木纹”“锈迹”为主题的情调餐厅。这个餐厅,是根据地理环境、外部建筑、内部构造进行设计的。它的设计理念是,突出空间的生长,餐厅内部与它的名字(时间给予)一脉相承,把时间给予、馈赠的东西进行烹饪、制作。从“时予”出发,通过餐厅的木制年轮、绿植的生长、顶部的结构、锈迹的沉淀,从而体现时间轮转和转换周期,把“时予”的理念融入到建筑里面。在菜品上,时予餐厅食谱丰富,色、香、味俱全。招牌日式肥牛寿喜锅,健康又养生,大片的鲜香肥牛裹满了浓郁的无菌蛋液,肥美而醇香,入口绵软,唇齿留香。在这里,能品尝到集鲜香、美味、养生于一体的美味。在时予湖景餐厅,您还能伸手触摸到融合味道的天花板。
“么好吃吃么,么好玩玩么”,米市街和时予湖景餐厅兼具。“享受清幽,享受风情,放松身心,时予湖景餐厅是不二选择。在这里,你真的不愿走出去!”探访达人深情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