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  缩小-   默认o

两河之约 聊城手造|炭精画 细微凝笔端 丹青绘旧颜

墙上挂满炭精画像

觉民画店招牌

李金铎在聚精会神地画像

李金铎根据照片画像

李金铎调整画像细节

李金铎(左)根据客户的描述画像

炭精画所用工具

文/图 本报通讯员 张振祥

在聊城说起炭精画,不得不提觉民画店。

“觉民是我的大号,金铎是我的名字,觉民画店这个店开了55年了。”6月3日,在古城区新华园觉民画店门前,画店主人李金铎介绍。

今年80岁的李金铎是东昌府区郑家镇李海村人,是聊城市城区唯一的炭精画艺人。李金铎从1963年开始学习炭精画,并以画像为业。60年来,他画过的肖像作品有1.5万余张。李金铎介绍, 炭精画,是一种以炭精粉作为颜料,用毛笔、炭画铅笔、药棉、橡皮擦等在纸上进行绘画的艺术。

炭精画历史悠久,来源于国画,又区别于国画,具有更强的立体感、层次感,还有不变形、不褪色、易保存等特点,是我国一门古老的民间艺术。炭精画中最流行的是肖像画。

李金铎绘制炭精画的辉煌时期,是在1965年到1985年。那时,周边地区的人们都来找他画像,最多时,一天有十多个客户。李金铎说,因为怕砸了招牌、坏了名声,画像时,他对自己要求很高,可以说是精益求精,“平均两天画一幅像,有时客户急用,我就连夜画,一个月下来,最多也只能画20幅”。很多时候,对于比较着急的客户,李金铎不得不“撵”客出门。

如今,随着数码照片后期处理技术的发展,炭精画这一技艺已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上门找李金铎画像的人也越来越少。在炭精画日益没落的今天,李金铎主要靠恢复老照片和临摹书画维持自己的画店,他说,这是一位民间艺人的不舍与执着。

2023-06-06 2 2 聊城晚报 content_33797.html 1 两河之约 聊城手造|炭精画 细微凝笔端 丹青绘旧颜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