莒县泥塑彩绘市级代表性传承人魏兆忠和他的女儿正在为泥叫虎上色。莒县泥塑彩绘已有200余年的历史。
唐氏陶瓷修补镶嵌锡器打造技艺代表性传承人唐立果挑着扁担在莒国古城步云桥上吆喝。唐氏锔瓷已有300余年历史。
赵氏砚雕传承人赵世霞正聚精会神地在砚石上精雕细琢。莒地砚雕始于唐宋,盛于明清。赵氏砚雕是莒县当地传统工艺,明清时期一度作为“贡品”。
莒县布老虎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赵桂兰为游客介绍布老虎作品。
一口大锅煮全羊,是莒县世起全羊店的一大奇观。买一碗羊肉,免费的汤随便添、免费的咸菜随便吃、免费的大饼尽情吃,充分体现了莒文化的大气与包容。据不完全统计,莒县共有191家羊肉馆,年均消费15万余只羊。
渔鼓书传承人在表演。渔鼓书又叫快嘴子,与山东快书有密切的关系,是具有浓郁乡土气息的说唱形式。莒县渔鼓书在莒地传衍数百年,传统书目始终腹本传授,基本保留了原貌。一个人、一张渔鼓、一副玉板,即可演出,在庙会、集市、石街房、村头地角等,随地可唱。
文/图 本报记者 苗运周 朱玉东
5月25日,在山东省日照市莒县,记者着实体验了一把莒县非遗文化的魅力,渔鼓书、泥塑彩绘、周姑子戏等,令人目不暇接。
莒县莒国古城是莒地非遗文化的集中展示平台。在这里,越来越多的当地年轻人投身保护、传播和发展非遗文化事业,年轻传承人的创新和活力让优秀传统文化焕发新生命,带来新的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莒县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3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6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69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