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将增补200所左右高职院校和应用型本科院校
6月13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教育部等8部门联合印发《职业教育产教融合赋能提升行动实施方案(2023—2025年)》(以下简称《实施方案》)。
高职院校每所支持额度
不超过8000万元
对于职业教育产教融合资金支持政策问题,国家发展改革委社会司副司长孙志诚表示,在已有基础上,将增补200所左右高职院校和应用型本科院校,安排中央预算内投资予以积极支持。
孙志诚表示,国家发改委等有关部门一直高度重视加大对职业教育产教融合的资金支持力度,不断拓展资金支持渠道。《实施方案》中重点梳理了三类资金渠道:一是中央预算内投资;二是地方政府专项债;三是中长期贷款。“十四五”时期,国家发改委会同教育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组织实施教育强国推进工程,对纳入储备院校清单,符合条件的产教融合实训基地建设,将安排中央预算内投资予以积极支持。高职院校和应用型本科院校每所支持额度不超过8000万元,中职院校每所支持额度不超过3000万元。
建设培育1万家以上
产教融合型企业
《实施方案》明确,2025年国家产教融合试点城市达到50个左右、在全国建设培育1万家以上产教融合型企业等一系列目标。为完善职业教育专业设置,《实施方案》鼓励引导职教院校优先发展先进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生物技术、人工智能等产业需要的一批新兴专业,加快建设护理、康养、托育、家政等一批人才紧缺的专业,改造升级冶金、医药、建材、轻纺等领域的一批传统专业,撤并淘汰供给过剩、就业率低、职业岗位消失的专业,鼓励学校开设更多紧缺的、符合市场需求的专业,形成紧密对接产业链、创新链的专业体系。
《实施方案》针对产教融合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研究创新激励扶持举措,形成指导性政策文件,进一步健全“金融+财政+土地+信用”组合式激励,支持地方出台符合本地实际的落地政策。
据《成都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