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o

跨国夫妻诉离婚 智慧庭审“云上办”

本报记者 王军豪 本报通讯员 杨昭

“这起案件的当事人,一方在国内,一方在国外,我们通过‘云庭审’的方式审理,既节省了当事人的时间、降低了经济成本,也节约了司法资源。”6月27日,东昌府区人民法院法官孙锐说。

孙锐说的,是不久前他审理的一桩跨国离婚案。多年前,小赵与土耳其籍的小D自由恋爱,后两人在国内登记结婚,并生育两子。时间长了,生活习惯、性格、观念等方面的种种不同让两人的婚姻充满了矛盾,尤其是在哪个国家居住成为两人无法解决的实际问题。后来,小D带着次子离开中国,去了美国发展。但小赵不愿离开故土,坚持留在国内发展。因为疫情原因,小D这三年也一直未回中国,曾经相爱的两人成了陌路人。由于两人谁也不让步,小赵便在东昌府区人民法院提起了离婚诉讼。

孙锐说,收到案件后,他们发现事情的难度远远超过想象。“工作人员按规定先电子送达法律文书,但被告的电话号码不符合要求,无法送达。给被告邮寄起诉状等相关法律文书,得知被告的地址是在美国的一个州后,快递人员表示邮寄很困难,需要很长的时间,甚至未必能够送到。”孙锐介绍。

考虑到案件的审限周期问题,工作人员询问小赵是否知晓小D的其他联系方式,小赵称可通过微信联系到被告,工作人员随即加了小D的微信。小D能比较熟练地使用英语和土耳其语,但只会一些简单的中文。东昌府区人民法院的工作人员克服13个小时的时差,在非工作时间利用翻译软件与小D进行了简单沟通,向小D送达了开庭传票、起诉状副本等,由此快速完成了送达工作,极大地缩短了办案周期。与工作人员沟通时,小D表示不能回到中国处理离婚案件,希望法院能帮忙解决这一难题,尽快得到判决。

因为小D的手机号码是外国号码,小D也不会下载操作庭审软件,这种情形下无法通过互联网开庭,怎么办?“经过与双方当事人协商,我们决定利用现场和微信视频相结合的方式审理这起案件。”孙锐说。

开庭当天,东昌府区人民法院家事审判庭里,小赵及其代理律师端坐在一边。打开微信视频,小D出场了,专业的口语翻译人员为其同步翻译。在办案法官及翻译人员的指导下,当事人及其委托诉讼代理人顺利完成了身份核对、举证质证等庭审程序。通过调解,双方对离婚及两个孩子的抚养问题均达成协议,整个过程紧张而有序,不到一个小时的时间就完成了。

庭审结束后,东昌府区人民法院根据双方达成的调解协议迅速出具了判决书,至此,这起案件画上了句号。双方当事人都对工作人员的工作表示满意,称解决了孩子在国外上学、福利等大问题。

在这起案件的审理中,东昌府区人民法院工作人员克服语言、地域、庭审模式等障碍,为当事人提供了普惠均等、专业优质、便捷高效、智能精准的司法服务,提升了涉外审判的公信力和国际影响力。

2023-06-29 2 2 聊城晚报 content_34130.html 1 跨国夫妻诉离婚 智慧庭审“云上办”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