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WB03版:美食·公益广告
放大+  缩小-   默认o

端午粽子寓意多——

是美食是岁月也是诗意

包粽子

捞粽子

程红娟展示粽子

文/图 本报记者 林志滨

逢到端午吃粽子,就会想到刚正不阿的屈原,这是一场美食与志向的双向奔赴。端午节前夕,记者走进聊城聚世恒粽子店(花园路店),感受美食背后奔波的岁月。

美食总与艰辛为伴 离不开时间的调养

两片箬竹叶对接,折成漏斗状,放一把米、两颗枣,折盖绑扎,一个皮薄馅满的四角粽子就包好了。聚世恒粽子店的工作人员都是包粽子的熟手,包一个粽子只需十五秒,平均每分钟包4个。他们每人每天要包上千个粽子。久而久之,他们的指纹被磨平了,手指也经不住细线的勒扯,只好戴上指套加以保护。

美食,总与艰辛相伴,更离不开时间的调养。一个直径1.2米、高1.4米的钢桶,一次能蒸煮2000多个粽子。粽子要在里面蒸煮四五个小时,竹叶的清香、蜜枣的甜糯、糯米的香软,才能彻底转化为食客满口的软糯香甜。

聚世恒粽子店,是一家十几年的老店。老板是一对80后夫妻——张超、程红娟。2007年,他们从街头摆摊做起,如今在市城区花园路、育新街开了两家粽子店,员工近20人,每天售出粽子2000个左右。他们家的粽子优选食材,品类繁多,有蜜枣、红枣、豆沙、花生、八宝、板栗、紫薯、五花肉、鸭蛋黄等十多种口味。

夫妻创业路 有诗有远方

“回忆起当初创业的艰难,我就想掉泪。当时,我们俩浑身上下只有300元,老公用自行车载着怀孕的我,在香江市场买了一口锅、一箱枣,又去米市街买了半袋米。煤球、炉子、三轮车,都是向房东借的。”程红娟说,第一天出摊卖粽子,很快就卖完了,除去赠送给亲友品尝的,没赚钱也没赔钱。第二天出摊赚了30元,这让夫妻俩喜出望外。张超高兴地买了一只白条鸡,炖了给程红娟补身子。

出摊十几天后,他们花170元买了一辆旧三轮车,有了第一件“固定资产”。随后几年,夫妻俩齐心协力,诚信经营,逐渐有了名气,甚至接了不少“大单”。“2012年儿子出生时,我们俩已经忙不过来了,每天要包两三千个粽子,还要出摊卖,忙得生孩子的时间都没有。为了错开端午节,我只能提前半个月剖宫产。”程红娟说。

2013年,夫妻俩在育新街开了第一家门店,2017年9月13日开始雇人包粽子,扩大了规模,一路走来,他们累并快乐着。“真诚永远都是最高级的营销”是夫妻俩的创业格言。

程红娟说,她现在的干劲和当年一样,每当看到几千个粽子很快卖完,还是激动得想哭。虽然辛苦,但想到自己的孩子能健康快乐地成长,夫妻俩就感到很幸福。尽早开办一家粽子加工厂,是他们的愿望。

端午的粽子,承载的不仅仅是美食和生计。

当年,屈原不甘家国衰败,抱石沉江,以死报国,筑起伟大诗人的精神高原。正是这样的赤诚之心,让其千古流芳。新时代,勤劳向上的人民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化为脚踏实地的奋斗,有诗意,有远方。

每个节日,都是生活的间奏;每种美食,都是岁月的馈赠。又逢端午,再闻粽香,重忆屈子:美食可贵,诗意永生。

2023-06-22 端午粽子寓意多—— 2 2 聊城晚报 content_34753.html 1 是美食是岁月也是诗意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