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昨日的世界》有感

文轩初级中学初二2班 李正彦

推开《昨日的世界》这扇门,我们走进了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的欧洲,德语文学作家茨威格用文学与历史交融的解说词带着我们走进昨日的世界。

茨威格的青少年时代是在维也纳度过的,跟随他的脚步,我们会结识霍夫曼斯塔尔、里尔克、罗曼·罗兰等一大批在自身领域颇有建树的艺术家。他们的才华、良知、理性照耀着整个欧洲大陆。

但是科技的发展、财富的激增,无时无刻不在喂养着那个沉睡在金币堆里的“史矛革”——人类的欲望。它在理性的咒语下沉睡着,在看不到的黑暗角落,它日渐强大,直到我们无法掌控,而后它从沉睡中睁开了双眼。

残酷的战场是人性、信念的历练场。在《二手时间》一书中,阿列克谢耶维奇让我们感受到了战争对人性的摧残和对生活的毁灭。但是缘于茨威格所处的高度,他从另外一个角度向我们展示了战争那股狂热的风是如何席卷大众的。作家本应是人类和平的维护者和捍卫者,却在“狭隘的民族主义”怂恿下,为战争推波助澜;战争机器的操纵者在英勇精神的名义下进行杀戮,在合法征用的名义下进行抢劫。作为人类思想基石的文化界,被战争侵袭得七零八落,唯有清醒的觉知者孤军抗争。茨威格选择了远走他乡,他失去了自己的祖国以及更多。

在那个世界,人类以难以想象的进步,在自然界的每一个领域高唱“征服”的赞歌;人类又以难以想象的后退,忍受着人性残暴的反噬。这是茨威格对人类世界的认知,正如他在《昨日的世界》一书中所说:“只不过那个古老的母亲——大自然什么也不知道,它不知道自己的造物有着各种忧虑。”

(指导教师:姚秀娟)

2023-07-21 2 2 聊城晚报 content_35327.html 1 读《昨日的世界》有感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