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文化“爆款”催生旅游“爆点”
□ 张颖
追着音乐节旅游、沉浸式看戏、着古装穿越……随着国内游持续升温,各地在文旅产品上不断推陈出新,也有不少地方凭借地方文化和人文底蕴“出圈”,让文旅融合发展不断迸发新活力。
诗和远方,就在家乡。聊城是大运河、黄河文化旅游带叠加区,两河交汇造就了聊城文化的多样性。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发展文旅产业,先后成立了文物保护委员会、“文旅兴市”工作专班、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专班等,深入挖掘文化资源,积极培育新业态、打造新场景、探索新模式。特别是随着新青年音乐节落地聊城,必将吸引更多年轻人到来,为聊城文旅融合发展带来新机遇,为城市注入更多新活力。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推动聊城文旅融合加速“出圈”,应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将文化理念、文化元素、文化符号融入旅游项目建设中,让文旅融合焕发新活力。
让文化记忆融入现代生活。文旅融合,“文”是切入点。一个地方与其他地方最大的区别是文化,这是根植于本土的特色,也是潜在的竞争优势。作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聊城应深入挖掘本地文化资源,保护利用好历史文化街区,让市民在古老街巷中感受城市的根脉,给游客带来更具个性化、更有内涵的体验。
用资源禀赋激发城市文旅新活力。深入挖掘城市文化内涵以及特色产业,依托本地丰富的人文资源,统筹谋划、因地制宜,推动文化旅游产业深度融合、共融共生,激发城市文旅新活力。通过项目支撑、活动承载、产业拉动,拓宽文旅产业空间,让文化“爆款”,催生旅游“爆点”。
以文化IP赋能产业发展。今年以来国内旅游市场热闹非凡,文创产业日渐成势。打响“江北水城·两河明珠”城市品牌,需要尽快推出独具特色的文创产品,打造“山东手造·聊城有礼”特色商品品牌,在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提振文旅消费信心、释放文旅消费潜力,为聊城文旅市场增添新活力。
文旅融出新天地,且以诗意共远方。在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中,还应强化用户思维,以优质服务加持,推动文旅融合真正融出成效、融出满意、融出城市发展的持续动能,让文化得以走向远方,也让旅游更具诗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