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o

七夕节为什么越来越受重视

本报记者 林志滨

如今,七夕节越来越受重视。8月20日,记者采访了相关人士,了解七夕热背后的诸多因素。

“中国的重要节日大都设在农历双奇数日,如正月初一、三月初三、五月初五、七月初七、九月初九等,七夕节也不例外。”中国传统文化促进会中华礼仪研究室主任、聊城市婚嫁产业商会会长王福存说,七夕节受到追捧,是传统文化回归的一种体现。

市民汤先生在济南一家大型科技公司上班,近期活多,加班到深夜成为常态。尽管工作繁忙,8月20日,汤先生还是驾车2个多小时回聊城。到聊城时,已经晚上8点多。此时,妻子、孩子在酒店点好了一桌菜,正等着他一块儿就餐。汤先生一路奔波,妻子欢喜等待,这场爱的双向奔赴都是为了一个节日——七夕节。

汤先生说,平时他和妻儿聚少离多,两个孩子主要靠妻子一个人带。妻子的辛苦,他牢记于心,总觉得欠她太多。每逢节日,他对妻子都会有所表示,相聚陪伴、送礼物等。特别是在七夕节这样一个承载着爱与情的节日,他都会向妻子表达爱意。

通过汤先生的例子,我们可以看出,情感因素是拉满七夕节仪式感的一个重要因素。但王福存认为,七夕节之所以被重视,根源在于传统文化的回归。比如,以往穿汉服走在街上,是另类的体现。如今,女孩穿着汉服上街,已经司空见惯。七夕风俗焕发新的生机,也是传统文化回归的必然。西方有西方的情人节,国人也想拥有属于自己的情人节。牛郎织女的民间传说,寄托着人们对真挚爱情的渴望,尽管这是一个悲伤的爱情故事,但依然触动了人们的心灵。于是,农历七月初七的七夕节,就成为国人“爱情节”的首选。

其实,七夕节被当成“爱情节”,是一个美丽的“误会”。历史上的七夕节,是乞巧节,是女孩祈求神灵赐予才艺的节日。王福存说,从真正意义上说,中国的“爱情节”有两个:农历的正月十五、三月初三。正月十五晚上看花灯,是古代未婚男女难得能见面的时机。三月初三野外踏青,更是给了青年男女相见、相知、相爱的机会。在古代,没有婚配的男女甚至可以在这天私奔,官府并不干涉。

或许,随着传统文化的进一步弘扬,传统节日将会绽放时代新韵。

2023-08-22 2 2 聊城晚报 content_37477.html 1 七夕节为什么越来越受重视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