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WB04版:社会
放大+  缩小-   默认o

经费装备欠缺 安全难保障

民间救援队也需“救援”

救援队员在执勤

文/图 本报记者 王文轩

遇到自然灾害,第一时间出现在应急救援现场的,除了解放军、武警、消防等救援力量外,出镜率最高的就是各地的民间救援力量。

今年8月2日,聊城市虎贲救援队出动18名队员、4辆车、3条橡皮艇前往涿州开展应急救援任务。9天时间内,该救援队救援、服务群众800余名。其间,这支规模不算大的救援队,自费救援费用近5万元。

对于民间救援队伍来说,参与应急救援时,他们往往会遇到资金短缺、装备不足、人员不够等方面的问题。民间救援组织在救灾的同时,如何进行“自救”?9月10日,记者采访了聊城市虎贲救援队的相关负责人,了解这支民间救援队的生存现状。

遭遇经济压力也需迎难而上

“这次的涿州救援行动,我们大多数队员往返了两次。第一次是参与救援行动,持续了一周。回到聊城的当天晚上,我们又收到了涿州一地的消杀邀请,给车加满油后,连夜就赶回涿州了。”聊城市虎贲救援队负责人武博说。涿州距离聊城400余公里,往返油费就得花费4000余元。

采访时,武博和救援队成员核算了一下虎贲救援队在涿州救援期间付出的成本。一辆拖车因救援损坏、一台弥雾机因长时间工作损坏、一条橡皮艇被尖锐物体划破报废、一台挂机因长时间工作报废,几个对讲机丢失,仅这些损失就达到3.5万元,加上送给受灾群众的7件救生衣,向灾区捐赠的154件衣服,再加上油费4000余元,算下来,这次救援自费近5万元。“救援队往返路上,高速方面给我们免除了通行费,省下了一大笔费用。”武博说。

关于虎贲救援队今年的受赠情况,武博说,在涿州救援期间,有企业看到他们的橡皮艇破损,当即向他们捐赠了一条橡皮艇,价值1.4万元。除此之外,今年还没有任何企业和个人向其捐赠现金及物资。同时,记者了解到,像虎贲救援队、蓝天救援队这样的专业应急救援力量,在无应急及重大救援任务期间,还会开展消杀、道路救援等行动,所需费用也是自行承担。

“民间救援队没有自己的‘营收窗口’。”武博说,大多数民间救援队在成立之初就“印上”了公益标签,所有的救援行动均不收费,自身发展需靠“百家饭”,也就是政府购买服务、爱心企业以及个人捐赠等,来维持整个团队的运营。采购装备、维护保养、日常训练等都需要花钱,而大部分资金是队员凭借个人关系争取来的,因此常常入不敷出。“虽然应急救援行动成本高、投入高,但是有灾情、有险情时,只要条件允许,我们就会‘扛着铺盖’‘带着干粮’迎难而上。”武博表示。

人员招募和队伍建设是难题

武博告诉记者,想要加入民间救援队,只有爱心和一腔热血是不够的,从体能到技能都要经过系统训练,而民间救援队的人员要求比普通公益组织更高。“只要不涉及专业性质,愿意花时间就可以加入普通公益组织。但加入民间救援队伍后,要花一年甚至更长时间才能成为一名正式救援队员,其间需要付出很多精力,甚至金钱。仅凭一时的新鲜感是坚持不下来的。”武博说。

报名加入民间救援队前,需要考虑时间、工作性质、家庭等多重因素。武博说,在救援期间,有的队员因擅自离岗被工作单位处罚;有的队员因为事情紧急,没来得及和家人打招呼而产生矛盾;也有队员因在救援现场见到尸体,心理遭受较大冲击。在招募救援队员时,武博会对应征志愿者讲起这些经历,有些人知道这些情况后选择了退出。

记者从聊城市民政局社会组织服务中心了解到,我市有20余个民间救援队伍,多数救援队招募救援队员时,要求获得相关技能资格。以聊城市虎贲救援队为例,队里有应急救援员、地震救援员、心理咨询师、焊工、电工等,多数队员处于兼职状态,他们在本职工作之余投身到应急救援工作中。“在救援过程中,只能靠队员们的自觉进行救援,队伍的运转也只能依靠大家的责任感维持。”在武博看来,民间公益组织没有办法给队员们发工资,自然也不能约束大家,是否参与救援,全凭个人意愿。“在灾难面前,即使工作再忙再累,很多队员也会放下手里的工作,义务跟随我们前往灾区开展救援。”武博说。

“只靠一腔热血,难以维持一支民间救援队伍的可持续发展。”武博说,现阶段,许多民间救援队负责人都在想方设法筹措资金,为救援队员购买商业意外保险,给队员们一份保障。“资金短缺是大多民间救援队面临的难题,但是队员们缺乏社会认同和家庭的支持,也是难以解决的问题。”武博说,许多救援队员面临着这样的问题。

“希望人们能多关注民间救援队的建设,希望能有更多社会力量资助和支持我们,也希望救援队员所在单位以及家庭能够理解我们,这样,我们才能以更加饱满的状态投入到各类救援行动中。”武博说。

2023-09-12 经费装备欠缺 安全难保障 2 2 聊城晚报 content_38648.html 1 民间救援队也需“救援”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