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一天,我双喜临门
□ 刘国瑞
这张合影拍摄于1989年5月4日,至今已有三十多年,拍摄地址是原聊城地区东方红照相馆,该馆当时位于现在的市城区金鼎商厦一楼拐角处。照片上的人来自临清市不同行业,互相之间都不认识。
那年,我被评为“聊城地区新长征突击手”, 五四青年节那天,临清团市委组织被评上的人员一起到聊城参加表彰大会。会后,带队的团市委书记提议,机会来之不易,大家照个合影留个纪念。当时,聊城城区的照相馆大都是国营,极少个体和私营,不像现在随处可见。我们一行二十个人转来转去,就找到了当时位于东昌路和柳园路路口东北角的东方红照相馆。由于时间紧迫,大家都急着赶回去,也没来得及换背景,没来得及印条幅,没来得及烫金字,就拍了这么一张合影,留下了美好的一刻。记得当时,因电机厂的一个“突击手”长得和相声演员冯巩相似,我还开玩笑说:“能和大明星合影,十分荣幸。”对,就是后排右起第三位,吊灯下面那位,现在时间已久,我已想不起来他的名字。回临清的路上,大家难掩兴奋之情,一路上说说笑笑,仍陶醉在表彰会现场热烈的气氛中。
下午三点多,我回到家,一进门,母亲就着急忙慌地对我说:“抓紧洗把脸,换身衣服,打扮利落些,一会儿吃过晚饭我们一块儿去你父亲的战友乔叔家。”我心想,开了一上午的会,这么急着去乔叔家干什么,就对母亲说:“你们去吧,我还有事,不去了。”“你这孩子,咋这么不让人省心,你不去怎么行,谁不去你也得去。”我一头雾水,问干什么去。母亲说:“相对象。”“给谁相?”我问。母亲戳下我的额头:“给谁?还不是给你,都快二十三了还没个对象,大人能不操心?”我顿时无语,因为那时在我们当地,男的一过二十三岁,基本上就被列入了大龄青年的行列。为了我找对象的事,母亲这一两年可没少铺摆(方言:张罗的意思),托这个,求那个,恨不得让地球人都知道,她家里有一个还没娶媳妇的大小伙。印象中,光见过面的女孩就得一个班以上,不是我不同意,就是人家不同意。说实话,去归去,我心里也没有抱多大的希望。
就这样,我极不情愿地跟在父母后面到了乔叔家。那天,乔叔家的小女儿萍下夜班,睡眼惺忪地被乔叔拽了出来,头发蓬松着,噘着嘴,一脸不高兴,打了个哈欠,说:“干什么呀,没看见人家正在睡觉!”“快,见过大爷大娘。”乔叔介绍。就这样,仓促间我们见了第一面。
没料想,我们两人第一次约会就出了岔子。母亲给我说是晚上6点15分见面,我提前5分钟到的,只见萍正准备离开。一问才知道,约会时间双方出了差错,萍6点整准时到了见面地点,见没有人便犯起嘀咕,暗下决心等上10分钟我再不到就吹灯拔蜡。也许是命中注定,幸亏我提前了5分钟到,否则阴差阳错,就错过了一段好姻缘。现在我和老伴皆近花甲之年,一聊起此事,都止不住呵呵笑。这真应了一句老话,有福不用忙,无福跑断肠,这就是天赐良缘。
现在,这张合照一直珍藏在我们家那个最精美的相册里,成了我家永久的宝贝。执子之手,与子偕老。每当看到这张照片,就会引起我对青春、对婚姻美好的回忆。因为,对我来说,那天是终生难以忘记的双喜临门。
(图片由作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