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两位肢残青年受益“展翼新动”公益项目
本报讯(记者 陈金路)“用起来跟真手差不多,能写字,也能端水杯!”9月19日,临清市唐园镇20岁的闫立鹏告诉记者,他这几天一直在练习左臂上新安装的智能仿生手,“攥拳、伸手指可谓活动自如”。同样受益的还有莘县古云镇20岁的女孩李毅。据悉,今年,聊城通过中国市长协会女市长分会申请“展翼新动”公益项目,为2名肢残青年成功申请了2例智能仿生手,让他们的生活变得更加自由。
据了解,中国市长协会“展翼新动”公益项目通过捐赠方式,为肢体残疾人安装智能仿生手,使受助者灵活控制每一根手指,从而辅助完成一些日常生活动作。闫立鹏和李毅二人均先天性左臂缺失,这给他们的生活带来了诸多不便。今年8月中旬,2名肢残青年在市有关领导和市残联的帮助下,在郑州尝试安装了价值16.8万元的智能仿生手。
智能仿生手是脑机接口技术与人工智能算法高度整合的智能产品,可通过感知佩戴者的神经电和肌肉电信号,识别佩戴者的运动意图,并将运动意图转化为智能仿生手的动作,进而做到灵巧智能,手随心动。闫立鹏说,装上智能仿生手后,读大学的他生活方便了很多。而李毅则表示,戴上智能仿生手,真正有了左手是真手的感觉,活动也能轻松自由。谈起该公益项目为他们生活带来的改变,二人很是感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