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首座综合能源充电站投入使用
集“光、储、充、放、检”功能于一体
本报讯(文/图 记者 胡欣 通讯员 李显达)“找到停车位,接上充电桩,然后踏踏实实去办事。办完事,我的车也充满了电,元气满满。”9月19日,在聊城市图书馆综合能源充电站,市民李明下载了“特来电”App,参加免费充电活动后满意地说。
当天,我市首座集“光、储、充、放、检”功能于一体的综合能源充电站——聊城市图书馆综合能源充电站正式投入使用,并推出了下载“特来电”App免费充电活动。周边的新能源汽车车主踊跃参加活动,并对该充电站运营情况提出了宝贵建议。
该充电站位于聊城市图书馆西南侧,由山东鲁信集团和市财信集团权属企业山东省鲁昊新能源发展有限公司投资建设。项目总装机容量960千瓦,单个终端功率可根据新能源车辆需求,在20千瓦—120千瓦之间进行智能调节,最快30分钟可将电充满。项目采用特来电群充产品,拥有群管群控、柔性充电、智能调度等特点,并具备两层安全防护功能,充电过程中可做到可监视、可预警、可控制、可追溯。
项目一期配置一体化光伏车棚,年发电量可达5.2万千瓦时,实现了“新能源车充新能源电”。项目二期设备预留了V2G端口,可实现新能源汽车充放电功能。
今年以来,我市着力提升经济发展的“含绿量”,进一步推动公共交通、市政用车、公务用车等转型为新能源车,投资建设城市充电基础设施,通过布局充电网络,实现“绿电”的高效利用。此外,通过充电网、微电网、储能网聚合电动汽车电池和梯次电池,开发利用有序充电、光伏微网、移动储能、梯次储能、调峰调频、车网互动等资源和技术,提升新能源消纳能力,有效解决城市用电高峰期缺电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