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家大爱 传递温暖
——记市级文明家庭黄月冬、宋振昌家庭
本报记者 尹腾淑
“家”是一个简单平凡的字眼,却能带给人无限的温暖和力量。在聊城,有这样一个普通而又幸福的家庭,夫妻俩用家庭的和谐美满,用爱心感染着亲朋邻里,向人们传递着满满的正能量,这就是市级文明家庭黄月冬、宋振昌家庭。
黄月冬与丈夫宋振昌一心扑在工作上,在各自的岗位上奋力拼搏。黄月冬退休前是人民银行聊城市中心支行支付结算科主任科员,在工作中,她兢兢业业,是同事眼中的好榜样。黄月冬担任国库科科长期间,因业绩突出,所在团队自2005年起连年荣膺全国“青年文明号”,2007年起连年被评为全国“巾帼文明岗”,多次获评总行国库专业先进集体、分行女职工文明示范岗等荣誉称号。她本人屡获总行国库系统先进工作者、分行先进女职工、聊城中支先进工作者和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称号。
丈夫宋振昌从棉纺织厂下岗后,没有消沉,而是自主创业,承包了一家纺织企业,依靠诚信经营,让濒临倒闭的企业再次焕发生机,更是解决了150余名职工的就业难题。
小家传大爱,大爱守幸福。用这句话来形容黄月冬家庭再合适不过。
邻居姚阿姨丧失了视力,而丈夫因为工作需要又不能陪在她身边,黄月冬便每周腾出时间看望她,为她送去生活用品,帮她做家务;同学因病相继做了3次手术,患病期间,黄月冬挤出时间和同学的家人轮班陪护……在黄月冬身上,一件件感人事迹传递着正能量,谱写着一曲曲动人乐章。
富有爱心的黄月冬给女儿宋彦树立了榜样。2017年,宋彦的室友罹患重疾。在手术治疗的前后20天里,宋彦衣不解带,一直陪护在室友身边。术后,宋彦室友体质虚弱,黄月冬先后花费近2万元购买营养品,帮助她尽快康复。
简约朴素、不尚奢华,是人们对黄月冬的第一印象。十年前买的一件大衣,她至今仍穿在身上。但是,多年来,她却慷慨解囊、扶危济困,累计捐款15万余元,参加社会公益活动50余次。
“小小的爱心汇聚起来,就能凝聚成满满的正能量。我们希望为社会做更多力所能及的事情、奉献更多的爱心,将真、善、美传递到社会的每一个角落,为创建和谐文明社会贡献力量。”朴素的话语中,有黄月冬一家的深情大爱。
夫妻恩爱、关怀子女、邻里和睦、热心助人……黄月冬家庭用生活工作中平平凡凡的小事、点点滴滴的真情诠释着新时代文明家庭的内涵,以实际行动引领着社会文明新风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