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o

中国·山东博士后创新创业大赛银奖获得者肖以磊——

让医疗科技成果惠及基层大众

肖以磊荣获2023年中国·山东博士后创新创业大赛银奖

□ 鞠圣娇

近日,一则“聊城博士肖以磊荣获中国·山东博士后创新创业大赛银奖”的消息让聊城人振奋了一把。这个奖含金量有多高?为什么肖以磊能获奖?

“能获奖都是团队的功劳,现在我们正在扩建工作室,努力让科研成果惠及更多群众。”9月22日,记者在聊城市人民医院脑科医院见到肖以磊时,他正忙碌着。

肖以磊是脑科医院神经外科主任医师,也是一名科研工作者。脑科医院致力于脑卒中防治工作,医生们坚持临床和科研相结合,承担了多项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在这种氛围中,肖以磊自2012年就开始了干细胞在脑卒中治疗方面的研究,后来又开始探究脑卒中发病与基因多态性之间的关系,吸引了一批志同道合的“小伙伴”一起为此努力。

在工作中,脑科医院的医生们发现,一个家庭中往往会有多人罹患脑卒中。脑卒中跟基因有关系吗?是不是这个家族的基因片段中存在脑卒中的易感位点?这启发了肖以磊,自2018年起,他开始进行脑卒中易感基因筛查、早期诊断和早期干预研究。肖以磊和团队将一种新的CRISPR(一种编辑基因的技术)快速检测方法应用于聊城及周边地区人群大样本脑卒中易感基因筛查、早期诊断及干预研究。研究结果也证实了CRISPR检测技术具有操作方便、检测速度快、灵敏度高、检测成本低等优点,能够有效筛选出脑卒中高危人群,以提早进行有效干预,降低脑卒中的发病率和致死率。传统基因检测技术必须在专业分子检测实验室进行,且检测时间长、操作烦琐、价格昂贵,无法适用于各类复杂特殊场景,而肖以磊团队研发的检测技术摆脱了这些限制。项目成果可使复杂、昂贵、耗时的基因筛查变得更加简便易行,大大节省了检测时间、降低了成本,可满足多个样本、不同场景的基因快检需求。

肖以磊的参赛题目是《基于CRISPR技术开发的基因检测系统——可移动的分子精准检测实验室》,这意味着该项目成果除了可以应用于脑卒中的筛查外,在脑胶质瘤、宫颈癌、结肠癌等大病慢病的大样本人群普筛中也能发挥作用。如脑胶质瘤术中快速分子病理检测,可帮助医师在手术中确定肿瘤边界,精准切除肿瘤组织;针对宫颈癌、结肠癌等疾病的基因检测,可判断受试者是否已罹患这种病,提高了疾病早期诊断的可靠性。该技术已经从实验室走向了临床应用,不仅在国内10余家医院得到推广,相关试剂还出口到越南、印度尼西亚等国家。

中国·山东博士后创新创业大赛分为初赛和决赛两个阶段。在初赛中,肖以磊的项目从1100多个项目中脱颖而出,与其他128个项目晋级在青岛举行的决赛。决赛中,项目团队通过10分钟路演、5分钟答辩两个环节,得到由技术专家、知识产权专家和法务专家组成的评委会的一致认可,勇夺大赛银奖,取得参加第二届全国博士后创新创业大赛国赛资格,将代表山东省参加10月下旬在烟台举行的全国总决赛。

搞科研的过程不会一帆风顺,会遇到各种困难和挫折,让肖以磊和同事们一直坚持下去的是为患者服务的医者初心。“大医治未病。我们的目标是将科研成果应用于慢病防治和大病早筛,让群众少得病,得病后能尽早尽快得到精准的诊断和治疗。”肖以磊说,今年,医院为他的团队增加了科研人员和工作室面积,更好的研究条件让他有信心取得更多成果。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2023-09-26 中国·山东博士后创新创业大赛银奖获得者肖以磊—— 2 2 聊城晚报 content_39514.html 1 让医疗科技成果惠及基层大众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