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公立医院服务及运营提升路径研究
□ 孙冬梅
公立医院是我国医疗服务体系的主体,尤其是三级公立医院这样的大医院,常常是人们就医的第一选择。本文通过深入剖析当前公立医院服务及运营面临的主要问题,为我市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提供借鉴。
一、公立医院服务与运营研究背景概述
党的二十大报告围绕“推进健康中国建设”作出重要部署,提出“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促进医保、医疗、医药协同发展和治理”,这将推动“三医联动”改革。本研究以聊城市人民医院为样本,探索优化医疗服务、完善医院运行机制的提升路径。
二、公立医院服务与运营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一)医院债务水平提升
目前,公立医院面临的首要问题为债务负担加重和资产负债率上升。一方面,疫情期间公立医院诊疗量呈下降趋势,导致医院收入大幅减少;另一方面,防疫工作为医院带来财政压力,疫情结束后,公立医院仍要负担疫情期间的债务。
(二)公立医院收入增速下降、成本上升
有数据显示,当前很多公立医院存在百元医疗收入成本大于100元,即支出大于收入的问题。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一是医保控费及医保支付方式改革,使医院收入增长幅度明显降低;二是出于改善患者就医条件的目的,医院支出成本不断增加。
三、公立医院服务及运营提升路径
(一)明确公立医院服务与运营高质量发展的战略目标
2019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工作的意见》出台,推动三级公立医院提升医疗服务质量和运营效率,并从单一的行政性管控转变为多维度的绩效评价。2020年12月,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中医药局出台《关于加强公立医院运营管理的指导意见》,提出要坚持公益性、整体性、融合性、成本效率、适应性的基本原则,完善运营管理机制,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2021年6月,《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发布,《意见》提出,应当健全运营管理体系,提升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新效能。2023年5月,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中医药局发布《关于开展改善就医感受提升患者体验主题活动的通知》,其中,《改善就医感受提升患者体验主题活动方案(2023—2025年)》中提出,将“以病人为中心”贯穿于医疗服务各环节,推动形成流程更科学、模式更连续、服务更高效、环境更舒适、态度更体贴的中国式现代化医疗服务模式。
在上述政策背景下,样本医院将建设“中国式现代化一流人民医院”作为推动医院高质量发展的战略目标,探索公立医院建设的新路径。
(二)建立完善的运营组织管理体系
将医疗服务和运营管理结合起来,推进“业财融合”,构建完善快捷传输、实时监控、资源共享的协作系统。公立医院的运营管理部门应当建立各科经营管理工作激励机制,帮助临床科室对机构运作的质量和效益作出系统分析,调动人员积极性,提升专业化管理工作能力和运营水平。
(三)夯实预算管理及成本核算工作
要实施全面预算管理,并使其在医院管理全过程中得到充分体现。重视关键环节,通过业务流程的规范来提升流程管理的效率。此外,医院还应加强成本控制,通过一系列内控措施,确保成本控制制度得到充分落实。
(四)创新特色服务,提升患者就医体验
样本医院秉持“以患者为中心”的理念,努力提升医疗服务水平。医院创新“一次性全程诊疗服务”举措,有效解决“重复挂号”问题;创新“预住院”服务模式,破解“一床难求”问题;开设“虚拟病房”,利用信息化系统平台,将住院患者进行虚拟化,并通过“患者不动、医师跑腿”实现多学科协同治疗,以提高诊疗效果。尤其是设立中医虚拟病房后,破解了中西医协同难题,满足了患者对中医的需求。医院以提高医疗精细化管理服务为目标,创新推行全病程管理模式,实现了住院前、住院中、住院后的全过程闭环式疾病周期管理。
(五)提升公立医院服务管理信息化建设水平
为更好地提升“人、财、物”一体化运营管理水平,医院需要构建一个全面的、高度灵活的决策支持系统,有效整合HIS、LIS、PACS三大信息平台,从而更好地掌握人员、物料、资金、固定资产、绩效、社会福利等方面的信息。通过推动服务与运营信息化建设,帮助相关部门更好地了解医院情况。
四、结论与展望
公立医院服务与运营管理提升要立足于医院实际情况。未来,我市公立医院要着眼于解决服务和运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强化组织保障,为健康中国战略探索出可推广、可复制的“聊城方案”。
【作者单位:聊城市人民医院。本文系2023年度聊城市社会科学规划年度一般课题“我市公立医院服务及运营提升路径研究”的研究成果(课题编号:NDYB2023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