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WB02版:社会·广告
放大+  缩小-   默认o

81岁老党员李淑卿——

“《聊城晚报》越看越有味儿”

文/图 本报记者 张承斌

“咱们晚报内容很好看,这么多年来我一直都看,现在已经离不开她了。”10月26日上午,在市城区花园南路商会1号楼李淑卿老人家里,老人拿起当天的《聊城晚报》告诉记者。

李淑卿老人出生于1942年,1966年入党。“我从2005年《聊城晚报》创刊起就开始订阅了,十几年来从未间断,她就像一位知心朋友,一直陪伴着我。”提起和《聊城晚报》的缘分,李淑卿老人这样说。由于腿脚不太灵便,目前老人无法下楼去邮箱取报纸,她的孙女每天中午下班回家都会把报纸带上来。虽然足不出户,但是有了《聊城晚报》,李淑卿老人对聊城发生的大事小情都知道。“最近咱们晚报刊发了一篇关于已故瑞士专家高森博夫妇被追授‘高唐县荣誉市民’称号的新闻,我看了很受触动。瑞士专家不仅把技术毫无保留地传授给我们,还教给年轻人组织、管理、思考的方法,这种精神难能可贵。”李淑卿老人感慨地说。

和很多老读者一样,多年来,李淑卿老人也一直有剪报的习惯,并分门别类进行存放。《百年传奇 叶落归根——赵健民骨灰昨日安放聊城》《桃李春风一杯酒 江湖夜雨十年灯——〈聊城晚报〉发展回眸》《那位关心晚报的老共产党员,走了》……打开一张张不同年份的剪报,一个个新闻故事如同电影般呈现在眼前,尘封已久的记忆也变得鲜活起来。“读报的时候经常会看到一些老朋友的相关报道。他们分散在祖国各地,在各行各业为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作出贡献。我看到这些报道后感觉很亲切,也很欣慰。”李淑卿老人告诉记者。

在李淑卿老人的一个笔记本上,记者看到上面贴着一块很小的剪报,上面只有几句话:身累了睡觉,心累了傻笑——114岁李四芬的长寿之道。老人说,这是她有一次从《聊城晚报》上看到的,感觉很有道理,就剪下来贴到本子上,每次看到都感觉很受启发。此外,李淑卿老人有时候也会将一些看到的好句子摘抄下来,比如,在一张小卡片上,老人写下了这么几句话:无论生活带给我们多少困难和挫折,只要我们给予别人更多的微笑和善意,一定会让这个世界更温暖。

李淑卿老人居住的小区是个老小区,最近,她又开始关注起“老旧小区加装电梯”的相关报道。“我腿脚不太方便,平时没法下楼,要是装了电梯,就能出去走走了。之前听说俺们小区也要加装电梯,但是业主们还没有达成一致意见。前不久,我从咱们晚报上看到了相关报道,就把信息分享给邻居们,还让他们阅读这份报纸。”李淑卿老人说,这些贴近民生的新闻报道很受大家欢迎,也是大家需要的。

“《聊城晚报》越看越有味儿,越看越带劲儿。我很感谢这位老朋友,她为我的晚年生活增添了很多色彩,祝愿她越办越好。”采访最后,李淑卿老人对本报送上殷切祝福。

2023-10-30 81岁老党员李淑卿—— 2 2 聊城晚报 content_40692.html 1 “《聊城晚报》越看越有味儿”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