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o

战国灰陶盖豆

战国灰陶盖豆,夹细砂灰陶,盖为覆碗形,弧腹圆底,小喇叭形盖钮,豆为子母口,口微敛,长柄,大喇叭状圈足,通体素面,造型优美,豆盖与豆腹合为一扁圆。

豆是我国古代一种用来盛食物的器皿,最早出现于新石器时代,商周时期盛行,多为陶制,所以又叫陶豆。造型多为浅盘、浅钵形,高圈足。

豆的产生是古人饮食方式改变的必然结果。在新石器时代早期,粮食生产逐渐成为主要食物来源,炊煮越来越普遍,煮熟的食物一般要放置在食器中才能食用。为了席地而坐时进食方便,原来无柄的盆、钵、盘、碟、罐等都加装柄进行升高,这样便可握住器柄来移动器物,可以使进食的过程更加方便。对于原始社会的人们来说,陶豆只是一种盛食器而已,放置什么食物都可以,没有那么多讲究。后来,达官贵人专用豆盛放佐餐的杂肴,有的在器物上加盖。

2023-12-06 2 2 聊城晚报 content_42473.html 1 战国灰陶盖豆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