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WB02版:社会
放大+  缩小-   默认o

不得不看的聊城古迹

光岳楼

“千里运河第一楼”——光岳楼,屹立于运河沿岸聊城水上古城中央,其主体结构建于明洪武七年(1374年),是一座由宋元向明清过渡的代表性建筑,为中国现存明代楼阁中最大的一座,600余年来历经战火,未曾损坏。

光岳楼由楼基和主楼两部分组成,总高33米。1988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享有“虽黄鹤、岳阳亦当望拜”之誉。众多帝王将相、文人墨客路过聊城都要登楼抒怀。清朝康熙皇帝曾四次登楼并题匾“神光钟暎”。乾隆皇帝更是六次登楼,并为光岳楼题写匾额。

地址:聊城水上古城中央

山陕会馆

山陕会馆在聊城城区南部、运河西岸,是清代聊城商业繁荣的缩影和见证。它集中国传统文化之大成,融中国传统儒、道、佛三家思想于一体。整个建筑布局紧凑、错落有致、装饰华丽,堪称中国古代建筑的杰作。它的石雕、木雕、砖雕和绘画工艺更是建筑艺术精品,对于研究中国的古代建筑史、商贸史、戏剧史、运河文化史、书法、绘画、雕刻艺术等具有极高的史料价值。 

山陕会馆始建于清乾隆八年(1743年),是山西、陕西的商人为“祀神明而联桑梓”集资兴建的。从开始到建成历时66年,耗银9.2万两。会馆东西长77米,南北宽43米,占地面积3311平方米。整个建筑包括山门、过楼、戏楼、夹楼、钟鼓二楼、南北看楼、关帝大殿、春秋阁等部分,共有亭台楼阁160多间,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地址:聊城市城区东关古运河西岸

海源阁

海源阁由清代江南河道总督、著名藏书家、聊城人杨以增创建于道光二十年(1840年),经杨以增、杨绍和、杨保彝、杨承训四代人的努力,上百年的积累,成为我国历史上最著名的私人藏书楼之一,总计藏书二十多万卷。海源阁与北京的文渊阁、皇史宬,宁波的天一阁同为中国历史上公私藏书典范。

地址:聊城水上古城楼南大街西万寿观街北

聊城铁塔

聊城铁塔位于聊城古运河西岸,始建于北宋时期,原为护国隆兴寺寺塔,是中国为数极少的仿木楼阁式铁铸佛塔。

铁塔为八角形楼阁式佛塔,共有12层,通高15.8米,由塔身、塔座两部分组成。塔座为石砌正方形,高2.9米,底边长3.17米。塔座牙脚四角成卷云状,塔身用生铁仿木构分层铸造,逐层叠装而成。

地址:聊城市城区清孝街与小礼拜寺街交叉口东南

曹植墓

出东阿县城,沿古驿道南行约20公里至黄河岸边,有一座名扬中外的鱼山,一代名人曹植的墓就位于鱼山西麓。

曹植(公元192—232年),字子建,是东汉建安时期非常有成就的作家,在诗歌、辞赋、散文方面皆有杰出贡献,被文学评论家钟嵘称为“骨气奇高,词采华茂”。

曹植墓坐东朝西,依山选址,凿山为穴,封土为冢。墓前神道上有块著名的古碑,即隋开皇十三年(公元593年)所立的“曹子建神道碑”,碑文记载了曹植生平事迹、死后葬地和后世祭祀颂词等。由曹植墓沿窄陡小路上山,翠荫深处有羊茂台、洗砚池、梵音洞、闻梵处、观河亭等遗迹。

地址:东阿县鱼山镇鱼山村

舍利宝塔

临清舍利宝塔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与北京通州燃灯塔、浙江杭州六和塔、江苏扬州文峰塔并称“运河四大名塔”。

舍利宝塔始建于明万历三十九年(1611年),塔高61米,九级八面,楼阁式,通体近垂直,砖木结构,塔顶呈将军盔形。基座八面,每面长4.9米,底面积为186平方米。外檐砖木结构,檐下为陶质仿木出挑斗拱,转角斗拱下垂莲花垂柱,门楣镌刻“舍利宝塔”四字。

地址:临清市城北卫运河东岸

景阳冈

阳谷景阳冈在阳谷城东18公里处,是水浒英雄武松打虎故地,也是龙山文化城遗址,现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水浒旅游线上重要景点。

景阳冈总占地面积33.3公顷,其中水面10公顷。景区内沙丘起伏,莽草丛生,林荫蔽日,一派荒野景象。其主要景点有三碗不过冈酒店、乡民告示处、县衙告示处、山神庙、武松打虎处、石碑、虎啸亭、武松庙等20余处。“武松打虎处”石碑为南宋时期所立。

地址:阳谷县张秋镇

(本版文字由崔淑静整 图片由商景豪等提供)

2023-12-08 2 2 聊城晚报 content_42605.html 1 不得不看的聊城古迹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