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平糖藕手工制作技艺——
冰与火淬炼“甜蜜”
文/图 本报通讯员 张振祥
12月12日,高唐县清平镇小屯村刘修良的糖藕作坊里一片繁忙,刘修良与家人和几名工人正在制作糖藕。
鼓风机吹得火焰冒出了锅沿,熬制的麦芽糖冒着气泡,刘修良用铲子挑起熬制的糖浆,一根根糖丝晶莹剔透。
“出锅喽!”随着一声吆喝,刘修良与儿子刘德顺抬起冒着热气的大锅,把满锅糖浆倒在室外冰冷的石板上,随着“滋滋”的响声,糖浆逐渐凝固。刘修良用戴着橡胶手套的手不停地试探着糖浆的温度。“差不多80℃了,干活!”话音未落,刘修良抓起晾好的软硬适中的糖稀,与刘德顺拔起糖来。
拔糖是制作糖藕最关键的一道工序,要不断合并、拉伸,让糖与空气充分混合,混合得越充分,制作出的糖藕口感越好。反复拉伸后,黄铜色的糖逐渐变成了乳白色。
经过抻、折、拉,糖与空气充分混合,形成气泡。刘修良用双手快速一拉,一条约10米长、15厘米粗的糖条瞬间成形。刘德顺急忙抓住糖条的另一头,吹气定型,整根糖条鼓了起来,形成了空心。
刘修良用一根拴着小木槌的塑料绳缠上拉好的糖条,拉紧绳子,如此反复,糖条便成了糖藕。趁热,刘修良再将糖藕蘸上炒熟的芝麻,香气扑鼻。
从晾糖、拔糖到蘸芝麻,整个工序不到10分钟。
小屯村制作糖藕已有400多年的历史,刘修良从16岁开始跟随长辈学习制作糖藕,至今仍延续着上辈人传承下来的手艺,制作出的糖藕香酥甜脆。2014年,清平糖藕手工制作技艺入选聊城市第四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