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o

寒冬,他们全力守护用水安全

——山东省聊城生态环境监测中心工作走笔

工作人员在采集水样

文/图 本报记者 沈欣欣

“我们要在现场检测部分水样,剩余水样需要带回实验室进行分类检测。”12月12日上午9时,寒风凛冽,在度假区李海务街道的谭庄水库监测点位,山东省聊城生态环境监测中心工作人员庞博带领科室成员对水库水质进行采样记录。

他们走到水库边,蹲下身子,利用采水器将水样采集到水桶里,然后将这些水分别装进几个专用容器中。全部装完后,他们的手已被冻得通红。

“水温8.9℃、pH值8.5、溶解氧11.54mg/L……”庞博熟练地插上水质监测仪,详细记录着仪器上的数据。

在山东省聊城生态环境监测中心,像庞博这样行走在环境监测一线的人还有很多。扛着监测仪器,背着采样器皿,在各个水样监测点间奔走,第一时间将采集的样品送回实验室,还要核实、统计、汇总、比对一组组数据,这就是山东省聊城生态环境监测中心工作人员的日常。

无论是三伏盛夏,还是数九寒冬,他们数十年如一日守护着聊城的碧水蓝天,他们就是守护生态环境的“环保铁军”。

环境监测中心是污染防治的“科技眼”,监控污染物排放源头,为各项污染防治的决策部署提供数据支撑。该中心负责全市范围内19个省控监测断面、62个市控监测断面、3个市级饮用水源地以及11条黑臭水体的采样监测工作。他们采取定期监测与不定期突击检查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摸底监测,及时上报处置发现的问题,有效保障了全市水质稳定达标。

庞博告诉记者,地表水采样是该中心的一项主要工作,开展水质采样工作前要准备各类器材,需要根据不同的监测任务、不同的采集样本准备不同材质、不同容量的器皿。监测人员外出采样时,要根据不同情况提前安排好时间、路线,按照要求到达准确点位,采样后还要采取添加固定剂、避光、冷藏等方式,确保最终检测结果精准有效。

据了解,大部分县城和乡镇的监测点位距离市城区较远,监测人员需要驱车2个多小时才能到达,加上采样监测时间长,他们常常忙到很晚才能回家。在特殊时期,该中心监测人员常常开启“白+黑”“5+2”的工作模式,24小时待命,有序开展现场采样、实验室分析、数据填报审核、报告编制等工作,第一时间提供准确、可靠的监测数据,优质高效完成各项督查监测任务。

当夜幕降临,万家灯火通明时,山东省聊城生态环境监测中心的监测人员依然奋战在监测一线,用青春和热血守护着全市百姓的用水安全。

2023-12-15 ——山东省聊城生态环境监测中心工作走笔 2 2 聊城晚报 content_42989.html 1 寒冬,他们全力守护用水安全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