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城工伤预防经验登上山东科学大讲堂
本报通讯员 马光福
日前,第456期山东科学大讲堂在山东嘉诚电气有限公司举行。本次活动由山东省科协、省教育厅、省科技厅、省卫健委主办,聊城市工伤预防康复协会协办。该活动得到了聊城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工伤保险科的大力支持。
本期讲堂主题是“做好健康管理 预防职业病”,主要内容为从工伤职工视角出发,将专业性强的医学知识和预防治疗方案解读成患者易懂、实用的内容,同时介绍了聊城工伤预防工作经验。工伤预防是建立健全工伤预防、工伤补偿和工伤康复“三位一体”工伤保险制度的重要内容,是避免和减少工伤事故和职业病的发生,有效保障职工的生命安全,减少经济损失,促进企业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关键手段。各行业在生产过程中应加强对职业病的检查防范工作,从根本上消除和控制职业病危害因素,防止职业病的发生;合理组织、安排劳动过程,建立、健全劳动制度,贯彻执行国家制定的卫生法规;对职业接触人群开展普查、筛检和定期健康检查;定期对生产环境进行监测,发现问题立即采取防治对策。
聊城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立足惠民生促发展,以服务职工健康和企业发展为切入点,积极探索实施工伤预防服务新模式,按照“政策引领、项目驱动、平台保障”的总体思路,大力推进省级工伤预防试点城市建设,进一步强化工伤预防政策与知识的宣传普及,优化改进宣传手段,构建全方位、立体化的宣传格局,实现从“要我预防”到“我要预防”再到“我会预防”的转变。引进了国内先进的“现场互动与持续改善式工伤预防培训”项目,邀请国内资深专家到我市开展现场指导培训,有效提升工作针对性和精准性。同时高标准建设警示教育基地,打造集示范、体验、培训、科研于一体的新型综合性工伤预防警示教育平台。基地设置了警示教育文化长廊、工伤预防警示教育学习体验馆和工伤预防警示教育现身说法区,构建了“多位一体”的工伤预防鲜活课堂,并依托优质医疗资源成立了聊城市工伤预防康复协会,为工伤康复工作作出探索。
重点行业工伤预防全覆盖,打造“线上理论+线下实操”工伤培训模式。12月初,市工伤预防专家团队从工伤案例、事故原因、如何预防等方面,结合企业实际,运用视频游戏及角色扮演生动演绎了培训全过程,让参训人员通过深度参与,最大限度地掌握安全生产、工伤事故、职业病预防知识及应急措施。
“要时刻谨记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扎实将工伤预防工作落实到生产、经营、管理全过程,从根源上化解工伤危害,确保从业人员生命安全,促进危化品企业健康发展,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在日前举行的聊城市危险化学品企业工伤预防专项培训开班仪式上,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有关负责人强调,要严字当头,增强安全意识;实字托底,强化主体责任;学思结合,提升预防能力。专项培训内容涉及工伤保险政策与经办方法、工伤案例解读、安全生产操作规范、紧急救护技能和职业病防治等,便于职工通过移动化、碎片化时间进行学习。
近年来,聊城市突出抓好社保体系建设,制度机制日趋完善,覆盖范围不断扩大,统筹层次稳步提高,保障能力持续增强。高标准建设工伤预防警示教育基地,并依托优质医疗资源,打造了工伤康复一站式服务平台,企业和职工工伤预防意识和安全生产意识显著增强,切实维护了用人单位和广大职工的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