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  缩小-   默认o

修复聊城铁塔,创作孔繁森雕像、东昌大桥栏板浮雕——

他的雕塑遍布水城大街小巷

周建国在介绍孔繁森雕像雏形

周建国与光岳楼鲁班塑像合影

闸口桥栏板浮雕

本报记者 陈金路

逛山陕会馆,关羽等人物塑像栩栩如生;登光岳楼,鲁班和乾隆塑像活灵活现;赏东昌大桥汉白玉栏板上的《水浒传》故事浮雕,人物惟妙惟肖……凡此种种,都出自一人之手。他,就是于2024年1月1日辞世的聊城雕塑艺术家周建国。

自学成才为艺术 倾其一生为聊城

1953年11月生于青岛的周建国,生前经常留一头长发,颇有艺术范儿。十几岁时,周建国随父母来到临清国棉厂。1969年8月,周建国在临清国棉厂参加工作。也许是天赋异禀,也许是悟性很高,浑身都是艺术细胞的他,在绘画方面崭露头角。不久后,周建国的艺术特长被聊城地区群众艺术馆领导发现。1977年5月,周建国被调入聊城地区群众艺术馆工作。

聊城市文化馆馆长韩银亮说,周建国任职期间,一直从事绘画创作和教学,在雕塑、考古、文物修复、中外美术史及美术流派研究方面独树一帜,多件作品获得省级以上荣誉称号。

1978年至1984年期间,周建国创作的连环画《生产队长》由山东美术出版社出版;雕塑作品《小画家》获山东省雕塑展二等奖;雕塑作品《居里夫人》获山东省科普美术作品展二等奖;系列水粉画《张海迪》由北京电影制片厂制作成幻灯片并在全国发行。

精雕细琢修铁塔

作品遍布城市中

在聊城,有这样一句家喻户晓的民谚:“东昌府,有三宝,铁塔、古楼、玉皇皋。”周建国曾参与铁塔的修复工作。聊城分别于1973年、1989年对铁塔进行保护性修复。在1989年5月4日开工的铁塔修复工作中,周建国与聊城文物专家魏聊负责工程设计工作。经过多次试验,他们用石膏制作铁塔缺损部分的模型,准确拓印出缺损暴露面的不规则形状,使得新铸部分与铁塔本身风格一致。

现在,游客参观山陕会馆时,看到的关羽、关平、周仓等人物塑像,都是出自周建国之手;登临光岳楼时,看到的鲁班及乾隆塑像,也是周建国1990年至2001年期间创作完成的。不仅如此,东昌大桥汉白玉栏板上的266幅《水浒传》故事浮雕是周建国于2000年着手创作的,用了10个月的时间才完成。

另外,东关桥50余幅栏板浮雕《百凤》,闸口桥48幅栏板浮雕《漕运故事》,聊城大学五四广场的雕塑作品《群星的摇篮》,水城广场两组浮雕墙《聊城历代文化名人》,葫芦岛和状元岛30余件雕塑、浮雕,古城区铜雕《老树胡同的故事》《吊关庙》《两封无字信》《狮子头上一座庙》,傅斯年陈列馆的傅斯年雕像及6幅《仁义胡同石雕线刻》,聊城县署浮雕、木雕,万达欢乐小镇《东昌八景》铸铜浮雕、圆雕以及孔繁森同志纪念馆内的孔繁森雕像,都饱含周建国的心血。

周建国曾主动开展公益美术教学,培养了大批绘画和雕塑人才。“周建国为聊城文化艺术事业奉献了一生,他去世前还在惦记艺术创作。”韩银亮说,“市文化馆工作人员将向周建国学习,为全民艺术普及和艺术创作贡献力量。”

2024-01-24 修复聊城铁塔,创作孔繁森雕像、东昌大桥栏板浮雕—— 2 2 聊城晚报 content_44877.html 1 他的雕塑遍布水城大街小巷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