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导航
李公山:刻刀下的坚守
文/图 本报记者 陈彩红 赵静华 本报通讯员 王冉
冠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印版雕刻技艺第五代传承人李公山出生在一个雕刻世家,从小就对刻书有浓厚的兴趣。李公山从1987年从事这一行业,至今30多年了。
2月28日,记者来到位于冠县城区的李公山家里进行采访。他的办公桌前摆放着形状各异的刻刀和散发着白色光芒的小台灯。李公山躬身伏案,右手紧握刻刀,左手顶住刀背,刻刀划过木板……
“传统印版雕刻多选用梨木,要经过截板、蒸煮、晾晒、刨平、打格、书写等多个步骤。一块木板上要刻几百字,如果出现一个错误就会前功尽弃,所以要细心。”李公山说。为了让传统技艺融入时代,李公山将雕刻技艺应用在笔筒、镇尺等文创产品上。今年,他又将龙元素融入作品中,让古老技艺在新时代焕发生机。
“传统印版雕刻技艺在聊城已有几百年的历史,我要把这门技艺传承下去,并发扬光大。”李公山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