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我市完成义务植树1082万株
本报讯(记者 林晨)国土绿化是全社会参与生态文明建设最直接、最有效的形式。3月1日下午,市政府新闻办召开“读懂政府工作报告”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生态资源专场,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张景臣介绍了2023年度我市义务植树、乡村绿化等工作的开展情况。
2023年,我市在深入分析国土“三调”成果和森林资源管理“一张图”中林地、园地、草地等现状的基础上,认真谋划科学绿化工作,编制印发了《聊城市科学绿化实施方案(2023—2025年)》,优化绿色空间格局。2023年,全市共设立义务植树基地25处、面积2000余亩(1亩合666.7平方米),通过多种方式,全市完成义务植树1082万株。同时,我市充分利用农村边角地、闲散宅基地、路边沟渠“四旁”开展绿化美化,着力加快农村绿化步伐,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2023年,全市完成村庄绿化美化提升565个。
在着力提高森林质量中,我市也做了大量工作。截至2023年底,我市通过增植蜜源植物、食源植物,提升改造森林公园11处、湿地公园16处、森林康养基地3处;提升改造周公河湿地公园、九州洼月季旅游景区、凤凰苑植物园等7000余亩。在高唐县国有旧城林场开展毛白杨大径材栽培试验,着力研究推广杨树大径材栽培技术,提高单位面积蓄积量,增强碳汇能力。
2月28日,茌平区第三中学举行陈州励志演讲暨中考、高考百日冲刺誓师大会。“无腿勇士”、励志演讲家陈州为茌平区第三中学3000余名学子,讲述了他从一位流浪少年成长为励志榜样的故事,感染了现场每一位学生。
本报通讯员 史奎华 摄
2月28日,市公安局茌平分局民警在茌平区金牛湖景区向游客讲解安全文明旅游知识。近日,市公安局茌平分局组织民警走进旅游景区,开展安全文明旅游宣传,向游客普及安全文明旅游知识,发放安全文明旅游倡议书,为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建设美丽新聊城贡献力量。本报记者 商景豪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