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职业教育由大变强
□ 张英东
职业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和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培养多样化人才、传承技术技能、促进就业创业的重要职责。就聊城而言,发展职业教育是打造制造业强市的有力支撑。
职业教育前途广阔、大有可为。当前,我市有职业院校21所,在校生7.6万人,7所学校被评为省高水平中职立项建设学校,建设15个特色化中职专业和2个省高职高水平专业群,职业教育体系已颇具规模,职业教育发展实现新的跨越。
如何进一步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更好满足我市产业转型升级和经济结构调整对技能人才的强烈需求,成为我市职业教育发展面临的重要课题。面对新需求,职业教育需要不断深化改革创新,在高质量发展中由大变强。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推进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科教融汇,优化职业教育类型定位。校企合作、产教融合既能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又能增强职业教育活力。我市打造“政校行企”协同育人平台,组建1个职业教育集团、10个职教联盟,建设2个省级市域产教联合体、3个全国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15个产业学院,全市职业学校合作企业达到330家,企业深度参与职业教育规划,推动构建起适应产业集群发展需求的职业教育专业集群,将产业发展目标转化为人才培养目标。
推动职业教育由大变强,要引导建设一批高水平、专业化的资源共享型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发挥示范性产教融合实训基地的辐射引领作用。我市投资7亿元建设聊城市智能(仿真)综合性公共实训基地、聊城市职业技能公共实训基地,成立聊城开放大学,开设100门职业教育在线开放课,探索创新实训基地运营新模式,实现了职业教育资源效益的最大化。
展望未来,随着我市现代化职业教育体系不断完善,职业教育必将大有可为、大有作为,为我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人力资源,为“六个新聊城”建设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