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春天出发,奔赴诗和远方
——11名聊城人赴海子故里进行文化交流
本报记者 马永伟
六十年波澜壮阔,六十年岁月如歌。
以人类的视角衡量,六十年是一个令人惊叹的时间段,它见证了无数历史变迁,充满了无数回忆和故事。
1964年3月24日,诗人海子出生在安徽省怀宁县高河镇查湾村。《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山楂树》《亚洲铜》《抱着白虎走过海洋》……海子一首首脍炙人口的诗作如流星般闪耀中国诗坛。他的生命也如流星般短暂,1989年3月26日,海子带着他的诗意走向另外一个世界。
在海子诞辰60周年之际,3月16日—19日,聊城大学文学院教授、聊城市文学学会副会长刘广涛,东昌府区妇幼保健院党委副书记张全林等11人,从春天出发,以诗为媒,访海子故里,并举行文化交流活动。
见闻篇
海子90岁高龄母亲熟背《以梦为马》
那幸福的闪电告诉我的
我将告诉每一个人
——海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老屋、麦地、油菜花田、南方湿漉漉的天气。
这是伴随海子成长的环境和他的诗歌中描绘的意象,也是刘广涛、张全林一行对海子故里最直观的印象。
海子曾居住过的老屋仍立于原地,现已成为海子纪念馆,同时是安庆作家协会创作基地和安庆市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门口悬挂着海子生前好友西川题写的“海子纪念馆”匾额,两侧有一副对联“叶落秋高感大美不言出海子 花开春暖知泰初有生是天德”,同样是西川书写的。附近还建有海子文化园、海子书馆等,每天都有不少游客慕名前来。
“海子文化园中有四面诗歌墙,墙上镌刻着海子的经典诗篇,分为麦地篇、经典篇、家园篇、爱情篇四个部分。”刘广涛介绍说。
“站在诗歌墙下,朗诵着海子用青春和生命写下的诗句,感觉诗和远方在这一刻合为一体。”同行的聊城人张树勇感慨道。
刘广涛等人还见到了海子的母亲——操采菊。
“老人身体硬朗、精神矍铄,看到我们这些来自远方的客人时面带微笑。让我们感到惊奇的是,老人今年已90岁高龄,竟然还能用方言熟练地背诵海子的长篇抒情诗《以梦为马》,几乎一字不差。”刘广涛说,老人背完全诗后,周围响起热烈的掌声,老人的脸上也浮现出自豪的笑容。
据介绍,操采菊出生于安徽省安庆市一大户人家,小时候读过私塾,后来又念过5年公办小学。17岁那年,她与高河镇查湾村的查振全结为连理,后来生下了海子(原名查海生)。如今,操采菊仍守着老屋,守着海子故居。
交流篇
两场诗歌专题讲座引发热烈反响
我走过黄昏
像风吹向远处的平原
我将在暮色中抱住一棵孤独的树干
——海子《山楂树》
刘广涛、张全林一行受到海子弟弟查曙明等人的热烈欢迎。
刘广涛还有一个身份——聊城市诗人协会副会长。此前,他在《名作欣赏》上发表过海子诗歌文本解读文章20多篇,并创作了3篇关于海子的诗歌,分别是《致海子》《致查海生》《再致海子》,先后刊载于聊城大学校报。
3月17日和18日,刘广涛、张全林一行分别走进怀宁县中等专业学校和海子的母校——高河中学,与怀宁县数百名师生、专家学者一起,从诗歌的审美内涵、诗学精神方面对海子的诗歌进行了解析。
“《抱着白虎走过海洋》一诗塑造了一位伟大而悲壮的母亲的形象,歌颂了她的慈爱、圣洁,深刻表达了一个赤子对母亲的崇高敬意。”
“《山楂树》一诗构思奇特、情感真挚深沉,诗中出现了‘高大女神的自行车’‘畏惧群山’等意象,展现了诗人汪洋恣肆的艺术想象力。”
这两场海子经典诗歌专题讲座在海子故里引发热烈反响。“听纯粹的人讲纯粹的诗歌是一种酣畅淋漓的精神洗礼。”怀宁县中等专业学校学生何桂桂说。“感觉您的解析很贴切、很通透,我准备把《名作欣赏》中您对海子诗歌的解析文章都看完。”海子的后人杨燕给刘广涛发来信息说。
此行,刘广涛还带去了聊城著名诗人弓车、微紫、林春泉、翠薇的诗集。他把这些人的诗集连同24期刊载海子诗歌研究文章的《名作欣赏》,一起放在海子书馆的醒目位置,并留言:海子之所以不朽,就在于他给世界留下了伟大的诗歌作品。
此外,他们还带去了景阳冈酒、东阿阿胶、桃花姬等聊城特产。“聊城人民的这份深情厚谊和真挚关怀,我和母亲感到无比珍贵。”查曙明说。
思索篇
在诗歌创作研究方面展现聊城文化底蕴
活在这珍贵的人间
人类和植物一样幸福
爱情和雨水一样幸福
——海子《活在这珍贵的人间》
“‘生活以痛吻我,我却报之以歌。’诵读过海子诗篇的人,接近过他的人,都能从中嗅到四季的轮转、风吹的方向、麦子的成长和爱情的婉转。”3月20日,刘广涛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此次海子故里之行,聊城市诗人协会会长、山东省第二届泰山文学奖获得者张军未能参与,他表示非常遗憾。不过,看到此次活动得到聊城大学东昌学院、东昌府区妇幼保健院、小水滴读书会的积极配合,他很欣慰。“此行不仅是为了探访海子的故里,回味海子的经典诗作,更是为了激发诗人们的创作热情,从而写出更多优秀的诗作;是为了让我们的生活充满诗意;是为了让我们的生命闪光。”张军说,刘广涛教授此行传播了聊城好声音,带去了聊城古老又年轻的文化气息,带回了海子故里的诗情和爱意,聊城诗人们的心田将生出更多的诗情画意,“两河明珠”之城流淌的诗意将更加浓郁。
3月21日,又有一名读者给刘广涛发来微信,写道:
“您思念着海子,眷恋着海子,并付诸行动,到海子的家乡为热爱他的人打开一扇门,让热爱诗歌、热爱海子的人去拥抱诗意年华。您做了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
“这不仅是一次诗歌交流之旅,更是一次爱心之旅、文化之旅。”刘广涛表示,此次海子故里之行,不仅体现了聊城人民的殷殷情怀,还通过诗歌专题讲座这种深层次的文化交流,让更多人了解聊城文学创作的活力和厚重的文化底蕴。
一声布谷啼,春风十万里。又到了陌上桃花红、枝头杨柳绿的季节。就像海子的诗迷们说的那样:其实,这烟火人间,天空海阔;其实,春天该很好,你若尚在场。
(本版图片由受访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