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认识心理咨询
口述:聊城市心理健康服务中心心理治疗师 田海明
采访整理:鞠圣娇
作为一名心理治疗师,很多人认为我的工作很简单,对我的工作内容也很好奇,这也反映出大家对心理咨询的不了解。
心理咨询不是万能的,不是所有问题都能靠心理咨询解决。一般来说,心理咨询的范畴是轻中度的心理问题,比如情绪情感问题、婚姻家庭问题、亲子关系问题及个人成长和发展问题。有些孩子因为厌学,被家长带着来咨询,通过对孩子的心理咨询,我们可以了解到孩子内心是有很多痛苦的。有的孩子因为父母要求过高,一直有挫败感,就没有了学习的动力,正如孩子所说的“无论我怎么努力,都无法达到父母的要求,就不愿意学了”。也有孩子在学校经历了不愉快的事情,造成了心理创伤,以至于孩子一到学校就会恐惧不安、焦虑,甚至有胸闷气短、手脚冰凉、呕吐等躯体化症状。这时,心理咨询师就可以帮助孩子去面对创伤,家长的支持和配合能够为孩子创造具有疗愈性的环境,尽快帮孩子走出阴霾。
“心理咨询给了我一线希望”“心理咨询让我毫无顾忌地去表达自我”“心理咨询让我更全面地了解了自己”“心理咨询让我找回自信”……这些是来访者对心理咨询的真实感受。很多来访者在接受心理咨询前,已经苦苦挣扎寻觅了很久。在咨询室里,咨询师创造了一个没有批判、无限包容的环境,来访者可以卸下“面具”,尽情释放自我、表达情绪,获得轻松和自信。同时,通过咨询,我们也可以了解自己行为背后的真正原因和需求,更好地理解和接纳自己,学会爱自己、爱别人。还有的来访者表示,心理咨询为他和孩子架起了沟通的桥梁,学会了如何和孩子进行非暴力沟通,如何表达对孩子的关心和理解,孩子也学会了更好地表达自己的需求。
很多人对心理咨询有一定的误解。比如,有人认为有病的人才去做咨询,不去咨询的原因是怕别人知道自己有病。在精神类疾病诊断标准中,有一项为“自知力”,即患者对自己的精神疾病的认识和判断能力。严重精神障碍患者一般没有自知力,他们不认为自己有病,更不会主动进行心理咨询。还有人认为和朋友聊天就可取代心理咨询。心理咨询师有着专业的背景和心理治疗方法、技术,他们会用这些工具去发现问题,帮助来访者疗愈创伤。心理咨询也不是灌“鸡汤”,心理咨询不仅可以帮助来访者宣泄情绪,更重要的是在来访者释放完情绪后,挖掘他们内心产生问题的真正原因,帮助其面对创伤、疗愈创伤。不过,也不能指望所有的心理咨询一次就有效果。因为有的问题不是短时间内形成的,心理咨询的效果跟来访者的能力、咨询师的匹配程度都有关系,期待一两次的心理咨询就能解决问题,是不太实际的。
作为心理治疗师,我希望每个人都能关注自身心理健康情况,增强心理疾病预防意识,在出现情绪问题时,及时找到专业人士寻求帮助,避免问题严重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