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城籍古建筑专家路秉杰与光岳楼
□ 刘胜军
光岳楼作为聊城的地标性古建筑,矗立在古城中央已经650年了。它跻身于中国十大名楼之列,享有“虽黄鹤、岳阳亦当望拜”之誉。登临斯楼,凭轩倚栏,风景如画的东昌湖与古城美景尽收眼底。我们在欣赏赞叹的同时,还应该由衷地感谢一位曾经为保护光岳楼和东昌湖作出巨大贡献的古建筑专家——路秉杰。
路秉杰是从聊城走出去的当代泰斗级古建筑专家。路秉杰1935年出生于堂邑县(现东昌府区堂邑镇)路庄村,1955年考入同济大学建筑系,学习建筑学(六年制),1961年毕业留校任助教,1963年考入本校研究生班,师从古建筑、古园林专家陈从周教授,从事中国古建筑、古园林的调查研究和复原设计工作;1980年留学日本东京大学,研究日本建筑和园林;1982年归国,历任同济大学副教授、教授、硕士生导师、博士生导师,开设中国建筑史、日本建筑史、伊斯兰教建筑、印度佛教建筑等课程。路秉杰先后编译出版专著《苏州园林》(东京版,汉译日)、《扬州园林》(汉译日)、《中国伊斯兰教建筑》、《天安门》等;复原设计古建筑、古园林,包括江苏如皋水绘园、云南安宁楠园、江苏涟水妙通塔、福建武夷山止止庵、浙江杭州雷峰塔(参与)等;2001年,设计了八角十三层高达153.79米的常州天宁宝塔。如果说梁思成是新中国第一代建筑学家代表,陈从周是第二代建筑学家代表,那么路秉杰则是第三代建筑学家的代表人物。
作为土生土长的聊城人,路秉杰对光岳楼有着深厚的感情。早在1941年秋,他就曾登上堂邑西大堤向东南眺望,看到古城城墙如带,一楼高耸,犹如仙境,感觉甚是神秘、神奇,这是他第一次看到光岳楼时的印象。后来,他入聊城一中读书,闲暇时登楼远望,自东南望西北,又有壮阔苍茫之感。路秉杰的外祖父是木匠,他从小耳濡目染,对木工技艺非常沉迷,当看到光岳楼的檐牙高啄、钩心斗角,就有一种“惊心动魄”的感觉。
1955年,路秉杰考入同济大学建筑系,跟随陈从周教授学习中国建筑史,于是爱上了古建筑。1958年他借道回聊城,回校时带去了一张光岳楼东侧照片给陈从周教授看。陈教授大概对光岳楼不了解,不以为然地说:“明清旧物,不足观也。”但路秉杰却放之不下。1963年,他又考取陈从周教授的研究生,专门从事中国建筑史的研究。1964年夏秋,路秉杰对晋冀鲁豫古建筑进行实地考察,最后一站来到聊城,欲学习先贤,以解剖麻雀的方式考察光岳楼:先做历史文献之考证,再做工程实际之测绘,再进行直观实况之摄影,最后提出价值评判与保护。当时光岳楼由文化馆管理,路秉杰由文化馆负责人刘国栋接待,一开始刘国栋还陪着,后来索性把钥匙交给了他。
测绘光岳楼最方便的是不用搭脚手架,但是一个人不好量尺寸,后来路秉杰请来做木工的舅父杨福安,他懂得拉皮尺,而且也有兴趣。量完以后,杨福安开玩笑地说:“过去把古楼说得了不起,如今看来也没什么,全是用木头一块块垒起来的。”大约过了10多天,路秉杰把碑记、石刻都抄下来后,回到上海,画成正图,又到同济大学图书馆、上海市图书馆查阅相关资料,写出了《山东聊城光岳楼初步调查》报告。现在这份报告手稿就收藏在笔者手中。
这份手稿写在16开的方格稿纸上,是目前所见最早的聊城名人关于光岳楼的研究资料。手稿现存31页(封面1页,目录1页,内文29页),全文共分前言、聊城的沿革、光岳楼的沿革、光岳楼、结语五部分。首先,文章叙述了光岳楼的历史沿革,从光岳楼的建造、命名和维修等方面加以说明,分析了光岳楼的建造背景和维修概况;其次,详细记录了光岳楼的实测成果,通过文字描述、数据等对光岳楼的各部分构造和尺度等实测资料进行整理和分析;第三,探讨了光岳楼的建筑构成,运用比较和分析的方法从光岳楼的尺度构成、空间构成、构架构成和立面构成四方面加以说明。该文刊登在1978年文物出版社出版的《文物资料丛刊》(第2辑)中,陈从周、路秉杰联合署名。
这份调查报告开创了运用现代测绘技术科学系统地测量光岳楼的先河,为今后光岳楼的历次维修提供了翔实宝贵的科学数据和理论依据,后期诸多学者对光岳楼进行相关研究,包括1988年为光岳楼申请“国保”,都是在路秉杰这份调查报告的基础上进行的,它也为聊城获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作出了巨大贡献。可以说,路秉杰的这篇论文手稿在光岳楼研究和保护方面具有极为重要的学术价值和史料价值,堪称当代光岳楼研究保护的奠基之作,在聊城古代建筑保护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1974年,同济大学接待了一名来自阿尔巴尼亚、进修中国古代建筑文化的教师,并安排他在国内参观。路秉杰和陈从周教授去济南山东省革委会联系时,遇到了聊城籍山东省建委工程师韩兰舟。韩兰舟说:“你们来得正好,聊城要修光岳楼,方案都做好了,要换掉32根木质金柱,改造成钢筋混凝土的,这样一劳永逸,不用一天到晚地担惊受怕了。”路秉杰一听着了慌,这样光岳楼不就从真古董变成假古董了吗,太可惜了。于是他动员陈从周教授随同韩兰舟到聊城“挽救”光岳楼,这样他们三人一同到了聊城。聊城组织相关人员在光岳楼南第一招待所召开了座谈会,接受了路秉杰等三人不把真古董变成假古董的意见,重新制定了光岳楼的维修保护方案。
又有一次,聊城有关部门为环城湖存废问题向路秉杰等人征求意见,因为当时大办农业需要土地,城市建设也需要土地,并且全国也有“填湖造地”之风。路秉杰高屋建瓴地指出:聊城地处旱地,有如此大的水域是大自然的恩赐,不但不能填没,还应该发挥其优势,使聊城成为“旱地水城”。在当时的环境下,能提出这种建议是需要很大勇气的,并且承担了一定风险。今日看来,是路秉杰的胆魄和前瞻性,成就了今天的“江北水城·两河明珠”。
(图片除标注外均由作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