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世界读书日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o

中国古代的读书故事

“耕读传家久,诗书继世长。”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读书传统,古代先贤留下了许多感人至深的读书故事。这些故事,传诵不绝,历久弥新。从这些故事中,我们既能学习到古代先贤刻苦勤奋、好学不倦的读书精神,也能领悟到读书对一个人、一个家庭、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重要作用。笔者从有关典籍文献中,收集整理了大家耳熟能详的中国古代几个读书故事,并对故事内容进行了深入挖掘,对故事中蕴含的意义进行了简要提炼和点评,以供各位读者朋友阅读参考。

韦编三绝:锲而不舍,皓首穷经

韦编三绝讲的是孔子读书的故事。孔子是我国春秋后期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一生勤奋好学,读书不辍,为后世树立了榜样。韦编三绝的读书故事流传数千年,影响深远。

韦编三绝的故事来自汉代史学家、文学家司马迁《史记》一书的记载。《史记·孔子世家》谈道:“孔子晚而喜《易》,读《易》,韦编三绝。”韦编三绝中的“韦”,是指皮革或熟牛皮;“韦编”是指用熟牛皮皮条把竹简编连起来;“三”是概数,可以理解为多次;“绝”是断的意思。孔子那个时代,造纸术还没有发明,人们所读的书籍,主要是用墨写在竹简或木板上,若干简片编连起来就是“简策”即“书籍”,《易经》就是这样用竹简通过牛皮条编连起来的书籍。司马迁在《史记》中说的韦编三绝,是讲孔子晚年非常喜欢读《易经》这部书,翻来覆去地读,反反复复地琢磨,由于翻阅的次数太多,导致穿连《易经》竹简的牛皮条断了好几次。司马迁用韦编三绝来形容孔子勤奋读书,后来人们用“韦编三绝”形容一个人锲而不舍、勤学苦读。

孔子早年丧父,家道中落,少时贫穷。从孔子的一生来看,他真正立志读书,是从十五岁才开始的。他在《论语》中谈道:“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孔子十五岁才有志于求学读书,通过私人传授,博学诗书礼乐。三十岁,懂得了礼仪,说话办事有了把握;四十岁掌握了各种知识,不至于迷惑;五十岁,得知天命;六十岁,一听别人言语,便可分辨真假,判明是非;七十岁,随心所欲,不越规矩。从孔子自述的经历看,他真正立志读书从十五岁开始,确实比较晚。但他一旦立志读书,就坚定不移,慎终如始,让读书陪伴自己的一生,即使到了七十岁以后,虽说“随心所欲”,但读书和做学问也从没有间断过。

孔子读遍群书,造诣精深,整理《诗经》《尚书》等古代典籍,删修《春秋》,成为儒家学派的创立者和最重要的代表人物。孔子创立的儒家学说以及由此发展起来的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中华文明产生了深刻影响,对人类文明进步也作出了重大贡献。

暮年的孔子深感时光荏苒,读书更是惜时如金。司马迁在《史记·孔子世家》中还记载了孔子的一段话:“假我数年,若是,我于《易》则彬彬矣。”孔子说,再给他数年时间,对于《易经》从文辞到义理就可以全部掌握了。他是多么希望上苍能眷顾自己,再借他几年光阴,再好好研读一下《易经》,以便透彻理解和掌握《易经》的全部含义。从韦编三绝的故事,到孔子为学读书的一生,我们不仅看到了孔子是如何刻苦读《易经》,如何用心钻研《易经》,而且也从中感悟到孔子的人生追求和孜孜不倦的读书精神。他的追求与精神,令人感动,为之景仰。

凿壁偷光:勤奋刻苦,好学不倦

凿壁偷光也称穿壁引光,讲的是汉代匡衡的读书故事。也许有的读者会问:读书为何要凿壁呢?凿壁偷光,出自晋代葛洪的《西京杂记》:“匡衡勤学而无烛。邻舍有烛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这里讲的是匡衡勤奋好学,但家里很贫困,没有钱买蜡烛照明。晚上读书时,他看到邻居家有烛光,光亮却照不到他家。匡衡便把墙壁凿了一个洞,借邻居家的烛光来照亮自己读书。历代许多典籍和文学作品中引用匡衡凿壁偷光的故事,以鼓励人们刻苦读书,学有所成。

从《西京杂记》《汉书·匡衡传》以及其他典籍的记载来看,匡衡自小勤奋读书,他不仅留下了凿壁偷光的故事,还留下了许多其他的读书佳话。匡衡家里世代为农,只是到了匡衡才爱好读书,但家里买蜡烛的钱都没有,更无钱买书。他的同乡中有个大户人家,很有钱,家中也有很多书。匡衡就到他家去做零工,提出不要报酬。这家的主人感到很奇怪,问他为什么这样做?他说:“我希望能将你家所藏的书全部读一遍。”主人听了,深为感叹,就把书借给他读,以此作为他做零工的报酬,于是匡衡成了大学问家。当时许多读书人对匡衡评价很高,称赞他说:“匡衡来了,就不要讲诗;匡衡一讲诗,大家都开颜欢笑。”很多学者向朝廷推荐匡衡,称他通晓经术,学有师传,当世无双,应当让他去京师为官。匡衡出仕以后,历任九卿之职,多次上疏陈述对国家有利的意见并得到采用。匡衡通古博今,经学绝伦,受人敬重,成为汉代著名经学家和政治家。《汉书·匡衡传》还记载,匡衡重视子孙读书,诗书继世,书香传家,后世子孙之中出了很多博士鸿儒。

凿壁偷光的故事,流传久远,历久弥新。从匡衡凿壁偷光的故事和以工代读的佳话中,我们既能学习古代先贤刻苦读书、好学不倦的精神,也能领悟到读书对一个人、一个家庭、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重要作用。

程门立雪:虚心求学,孜孜以求

程门立雪讲的是宋代学者杨时为了丰富自己的学问,向著名理学家程颐虚心求学的故事。

程门立雪的故事出自《宋史·道学传二·杨时》:“一日见颐,颐偶瞑坐,时与游酢侍立不去。颐既觉,则门外雪深一尺矣。”这里讲的是,杨时携友人游酢一起在冬天登门拜访大学者程颐,正好赶上程颐闭目静坐,打盹休息。他们不忍打扰,便站立门外等候,一直没有离开。当程颐休息醒来时,门外的雪已经下了一尺多深了。

杨时为什么顶风冒雪在门外等候多时而不愿意放弃这次登门求学的机会呢?这要从杨时从小立志读书、终身追求学问说起。

杨时小时候特别聪明,能吟诗作文。长大一点之后,开始潜心研习经典史书,后来考中进士。当时河南洛阳人程颢、程颐兄弟二人,名气很大,是有名的哲学家、理学的奠基者和创立者,讲授孔子、孟子绝学,河、洛一带的士大夫全都拜他们为师。杨时也十分仰慕他们的学问,即使朝廷授了他官职也没有去赴任。他先是以学生拜见老师的礼仪,在河南颍昌拜见了程颐的哥哥程颢,师生相处很融洽,讨论学问也很深入。当杨时要回家的时候,程颢目送他一程,说道:“我的道学思想已南传了。”说明程颢非常认可杨时的学问,并确信杨时能传承自己创立的理学。四年以后,程颢去世。杨时听到程颢去世的消息后很悲伤。后来,杨时又去洛阳拜见程颢的弟弟程颐,进一步探求理学之道。当时他大概有四十岁了。这次登门拜访,正赶上程颐闭目休息而坐,杨时“程门立雪”,一直等待老师程颐醒来后,才开始请教学问之事。这次拜访过程中,杨时与他的老师程颐反复辩论,听到理一分殊之说后,豁然开朗,诸多疑问烟消云散。

杨时闭门读书十年之久,后曾出仕,都有好的政绩,百姓始终不忘,各地的士大夫也不远千里来与他交往,其人品学问深受人们推崇,许多学者都推举杨时为程颢、程颐理学的正统传人。

从程门立雪的故事中,我们既看到了杨时尊师重道、虚心求教的高尚品格,也学到了杨时为学读书孜孜以求、锲而不舍的刻苦钻研精神。

(据《中国出版》2024年7期)

2024-04-23 2 2 聊城晚报 content_49229.html 1 中国古代的读书故事 /enpproperty-->